"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文化万象 > 正文
坚定道德自信应成为当前教务等任务中的头等任务
来源:中华主流文化网    作者:周立德    类别:文化万象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道德失范现象,让公众产生了强烈的道德焦虑感。但如果我们运用正确的价值观立场、认识方法论和历史视野去分析,就会得出更加客观理性的结论。要想有序推进道德建设,就必须增强全社会对当今中国主流道德的自信,重拾对中华道德文化的肯定和欣赏。只有这样,道德建设才真正有基础、有意义、有实效。

  不要总是从别人身上寻找对道德的信心

  郑州有位卖馍的张大娘,她的经营方式很特别:无人售馍。也就是说,在回家吃饭时不守摊,只放个公告牌告知顾客拿了馒头自己留钱。张大娘说,有时候,一顿饭的工夫能卖十几元钱的馒头呢!

  在咱们辽宁也有类似的事情,鞍山师范学院有两位学生,开设了“自选地摊”,营业一年多,东西没丢过一件,当作“投币箱”的饭盒里的钱也没少过一分。

  无论是“无人售馍”,还是“自选地摊”,起初都有人担心、质疑,甚至有人认为此举十分荒唐。但实际情况却让我们欣慰。我们发现:人性的自私一面原来并不是那么可怕,其实道德自信一直潜伏在你我内心,只是一些人不敢正视它而已。

  过去的一年,无论你愿不愿意面对,道德这个关键词都“带着诚意扑面而来”。

  有人认为,2011年是良心和道德都很糟糕的一年,比如出现了“天津许云鹤”、“武汉老人无人扶”、“小悦悦事件”等。一些领域相继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让公众产生了强烈的道德焦虑感,进而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状况怀疑和愤怒,因此也销蚀了部分人对于主流道德的信心。

  但,同是这一年,个体努力所激发的道德能量更为巨大,并由此带来了道德的良性循环、构筑着道德大厦的坚实基础。最后抱起“小悦悦”的阿婆,她在试图捡回一条生命的同时,更在试图捡回被很多人像当垃圾一样丢弃的宝贵东西;“没有时间害怕,只知道失血过多会死人”的“虎妞”杨艳艳;“7·23”动车事故后,那撸起袖管排着长队主动献血的“热血青年”;以及跳进冰水救起3名落水者的李国喜和徒手接住从10楼坠落的两岁女童的吴菊萍……

  星星之火,尚可燎原。越来越多的“好人”出现,肯定能让大家重拾道德自信。其实,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事,谁都不是局外人。道德自信可以从他人身上获得,但更重要的是“求诸己”。如果每个人都能像要求别人一样要求自己,道德建设就会产生无穷的内生动力。

  古语也讲“人皆可以为尧舜”,其实,道德标准并非高不可攀,如果你我都能增援道德、“善小而为”,那么道德自信自然会回到大家身边。而自信之于道德建设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前者是后者生命之基。要想有序推进道德建设,就树立普遍的道德自信,唤醒内心的道德自觉,激发全民的道德自强。

  唤醒对中华道德文化的肯定和欣赏

  从社会成员角度来讲,足够多的事例能够说明“还是好人多”;而从向内观照角度来看,要想坚定道德自信,最佳渠道无疑是唤醒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肯定和欣赏。

  去年,篮球运动员姚明正式宣布退役,而回顾他的运动生涯,我们发现,这张“中国名片”就是用传统道德文化征服NBA甚至是外国朋友的。姚明身上的不卑不亢、自强不息、业精于勤、勇于担当的精神,无不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内涵。因为其谦逊而彬彬有礼的举止,前中国驻美大使杨洁篪曾给他取了个别号——“中美外交的民间大使”。

  一直以来,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优越,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不但影响着我们,甚至被各种国度、各种肤色的人接受,特别是讲仁爱、重道义、守诚信、崇自然、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无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智慧,也代表了全世界大多数人的普遍追求。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关注已成热点。 2009年10月,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理由是,孔子倡导自省、自修、真诚和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以在个人和公共生活中实现公正和道义,体现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去年年底,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向俄联邦议会两院发表年度国情咨文,就国内政治体制改革等问题阐述了观点,引用了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话“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表明政策要具有连续性;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也曾在电视上号召国民买《道德经》,“以解决思想上的困惑”。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多重洗礼中,中华道德文化的优秀基因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得到新的生长,开掘出极大的现代价值。全世界对于中华文化尤其是道德文化的关注,意味着中国文化正在世界范围内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唤醒对中华道德文化的肯定和欣赏,在历史和传统中汲取养分,增强全民族的道德自信心和自豪感。

  道德自信需要教育和制度“撑腰”

  要广泛、有序、理性地培养全民道德自信,需要规章制度、教育规范、社会引导等手段的支撑。

  当今社会,价值观确实呈现出多元性、差异性、异质性等特点。此前,电视节目《非诚勿扰》一位女嘉宾就曾表达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出位观点,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昆明某媒体也曾作过问卷调查,居然有半数中小学生不知道雷锋是何许人也。这种语境下,想要凝聚全社会的道德自信就略显艰难且很有必要,而实现它的途径就是使民众对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

  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则要通过教育、引导和规范等方式来实现。对于人的道德发展而言,存在着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是人在早期发展中,主要是对自己父母或养护人的道德标准加以内化;第二个台阶是人在更加扩展了的公共生活中,由于不断作出同情、共享的反应而掌握价值标准;第三个台阶是人能够主动地判断、选择价值标准并加以持守。显然,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发力。

  除此之外,品牌建设、文化输出、追寻英雄等方式都会让民众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通过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我们可以收获中华文化的自信,比如通过各地征集的“道德模范”,我们可以看到普通人身上的道德力量。只有 “多点开花”,才有利于形成坚不可摧的道德自信。

  同时,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也能提升道德自信。良好的道德建设,离不开有力的制度呵护。如1836年的《德国刑法典》就有对见死不救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条款,1980年形成现在的“救助失责”款,其中包括为保护救人过失而专门规定的豁免条款,目的在于使人做好事没有后顾之忧,继而鼓励旁观者对伤、病者施以帮助。欣喜的是,我国各地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规章制度能为道德规范的实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那么也许就不会有闹得沸沸扬扬的“彭宇案”和“许云鹤案”了。

  此外,还需要全社会努力共同构建“道德靠山”。比如,可否成立公益机构,专门为善举提供法律援助;可否建立公益资金,为热心人提供支持;可否建立道德救助综合机制,增强每个人的道德自信。

  道德评价不能本体化、独立化

  其实,获取道德自信,还应该正确评价道德状况。理性地看待道德的状况,则需要具体的价值观立场、认识方法论和历史视野。

  如今提起道德,有些人会说 “道德滑坡”,并列举出贪污腐败、假冒伪劣、见利害义等一些道德失范现象。殊不知,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受经济基础制约的。抛开经济基础谈道德,势必会陷入道德本体化和独立化怪圈。

  列宁曾说过:在社会现象领域,“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对当前社会道德状况进行评价,就要从各层面、多角度来看。《光明日报》去年7月进行的调查显示,当前“廉耻”之德匮乏,政治道德备受关注,经济道德问题较多,而其他领域的道德践行情况较好。就现实而论,尽管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引起广泛争议,但总体来说,不道德现象集中出现在某些领域、某些群体、某些阶段,而整个社会的主流道德是向上的。

  这个论断的得出不但有理论的支撑,更有事实作为依据,本报的“当今中国主流道德判断”策划就是很好的例证。 100多万网友参与讨论,几千封(个)邮件和电话打到编辑部,大家强烈的道德意愿,良好的道德行为,共同汇聚成“主流道德向上向善”这个有力结论。

  从“六大判断”中,我们收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并提振了道德自信。从“道德试验”中,我们得到了百姓的热烈呼应,并转化为道德自觉。

  在道德实验这个栏目里,原汁原味的“实验”让人感觉这就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考题。我们做这组策划正值寒冬,但是被采访者的言行却让人感觉 “春天已经不远”。“别怕,这一带我熟,马上找你妈妈”;“东西不是我的,就是搬座金山来,我也不会动心”等。滚烫的话语,让我们更加坚定 “主流道德向上向善”这个共识。

  2月3日晚,中央电视台评选的“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揭晓。如今,各地也纷纷推出自己所在地的感动人物,并形成全国性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越来越多的“感动”,这也昭示着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茁壮成长。

  也许你要说,那些人物有些遥远,但主持人白岩松的话却应该让每个人深思:其实我们都应该告诉自己,这个时代有这样的人,而且一直都有,接下来就是提醒自己、改变自己,从身边做起。

文化万象推荐


综合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