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文化万象 > 正文
破译蒙古秘史的达斡尔族学者祖孙三代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佚名    类别:文化万象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蒙古秘史》被视为照耀蒙古民族历史的不熄“神灯”。在内蒙古自治区,有达斡尔族学者祖孙三代为了破译《蒙古秘史》而皓首穷经,将这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世代薪火相传,一点一滴地复活着800年前成吉思汗和蒙古勇士们用马蹄写就的传奇。

  近日,记者走进原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达斡尔族学者阿尔达扎布的家,听这位74岁的老人讲述一个家族通过破译蒙古密码,穿越迷茫的历史,再现成吉思汗所创造的惊天伟业。

  《蒙古秘史》被世人称作“一部绝世奇书”,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成书于公元13世纪,原本是一部用畏吾体蒙古文写成的编年体蒙古历史文献,现仅存明四夷馆本,是用汉字语音拼写的《元朝秘史》的各种抄本,被称为像岩画般难以解读的“天书”。

  阿尔达扎布的祖父成德公曾做过呼伦贝尔副都统府左厅正座,后被封为镇国公。1915年,成德公从俄国学者札木查拉诺那里接触到叶德辉版本的《蒙古秘史》,精通满、蒙、汉等文字的成德公为之痴迷,并于1917年8月完成了对《蒙古秘史》的蒙古文翻译,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用蒙古文还原《蒙古秘史》的著作。

  阿尔达扎布介绍,当年札木查拉诺带着他祖父还原的秘史原稿回到刚刚成立的苏联,书没出版,人就被关进监狱。所幸的是,秘史原稿被送到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东方研究所,并得以保存。

  上世纪60年代后,研究《蒙古秘史》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成德公的次子、阿尔达扎布的父亲额尔登泰于1961年调入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把一生奉献给了蒙古历史文献的研究工作。

  阿尔达扎布说,他父亲从校勘各种版本的《蒙古秘史》着手,搜集、整理、研究流传下来的各种版本和抄本,在此基础上,与同事乌云达赉、阿萨拉图等人合著了《〈蒙古秘史〉校勘本》《〈蒙古秘史〉词汇选释》等著作,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这些著作成为秘史研究者及蒙古族历史、语言、文学研究者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父亲去世后,阿尔达扎布接过父亲留下的大量资料,全身心地投入到秘史研究当中。他1960年毕业于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精通达斡尔、蒙古、汉、满、俄、拉丁文等语言文字,这为他参考和研究大量中外文辞书、著作和资料提供了便利。

  1986年,阿尔达扎布以父亲和自己的名字出版了1044页的蒙古文版《〈蒙古秘史〉还原注释》,第一次向世人介绍了中国蒙古历史学者研究秘史的情况。

  2005年,已经退休的阿尔达扎布出版了《新译集注〈蒙古秘史〉》,由正文汉译、注释、原文校勘等几部分组成,此书首次严格按照汉字语音把《〈蒙古秘史〉校勘本》的原文转写成拉丁文,并为秘史作注1160多条。这些新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祖孙三代达斡尔族学者,怎么会对《蒙古秘史》如此痴迷,并在晦暗幽深、充满荆棘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呢?阿尔达扎布说,学者们普遍认为,达斡尔族与蒙古族同为东胡后裔,在公元9世纪至10世纪,一部分人走出额尔古纳原始森林,来到蒙古高原开始了游牧生活,发展成为蒙古族;而留在黑龙江上游原始森林中的这部分人发展成为达斡尔族。几百年来,变化较少的达斡尔族语言成为研究者们破译《蒙古秘史》的一把金钥匙。(李泽兵)

文化万象推荐


综合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