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艺术资讯 > 美艺资讯 > 正文
美艺资讯
樊端然中国书法的西方布道者
来源:生活新报    作者:佚名    类别:美艺资讯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在昆明圆通寺内,悬挂着一块“佛谷云深”大匾,专家评价:其意韵深远、笔力沉雄,不似现代人手笔。书写之人,正是多年研修佛学、在西方国家传播中国文化的书法大家樊端然教授。樊教授虽然移居美国多年,在美国多所大学主持中国书法教学,但在云南许多地方,都留有他的墨迹。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最精粹的部分之一,我在美国教授中国书法,只是为传播中国文化努力。”在昆明英茂小区自家老房子里,樊端然与记者对话,书房内墨香缭绕、茶香袭人,四壁之上名作生辉、墨采焕然。

  端然十年隐西洋

  3月7日,由昆明佛学研究会编辑、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经典《佛经》的首发式暨研讨会,在云南文化产业推介中心举行。该经典近900万字,是《大藏经》最具代表性的八部大经总集,也是中国单本字数最多的一部佛经典藏。封面“佛经”两个烫金大字及内经书名,均由樊端然书写。

  研讨会的嘉宾席上,摆放着“樊端然”的牌子,但他没有出席。此刻,他正和朋友们在鸡足山古刹小住。

  樊端然移居美国已近十年,几乎每年都会回家乡昆明一趟。“家乡还有好多亲人和朋友。”这一趟,他已经在云南呆了两个多月,为几座寺院写了多块匾额和对联,其中包括为通海园明寺所写的5米巨匾——“威镇三洲”。

  樊端然的书法作品,注重线条质感,犹如绳索,仿佛车轮压痕。他说,这是对古人形容笔墨线条的“屋漏痕”、“锥画沙”、“折钗股”、“印印泥”的延伸,是“古气”、“金石气”,是“疾”、“涩”所形成的笔墨韵味。

  “端然的书法,秉承了汉魏古朴雄强的书风,崇尚阳刚豪放、酣畅淋漓的气韵,大开大合,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云南著名作家、书法家,已经卸任的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胡廷武赞叹。

  文武双全皆幼功

  1956年9月2日,樊端然出生于昆明五华山附近一处民居,父亲樊仲谋和祖父辈都是读书人。四岁时,他开始练习毛笔字。进双塔小学的第一天,他用毛笔写了“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的横幅,贴在教室的墙上。这时,他的毛笔字已经“有点像模像样了”。自此,学校出标语、写大字的事都由他执行,也因此,他小小年纪就有了“写字公公”的绰号。

  除了写字,他还爱看书、练武。当年能找到的书太少,他到处找书、借书来读。至于学武,他有一位爷爷辈的师父,曾是上海精武体育会霍元甲先生的弟子,“一掌劈下去,竟也能破砖切瓦了。”不仅如此,“青少年时还学过中医呢!”

  “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樊端然考进云南大学,读的专业是政治经济学。毕业后,他选择到云南艺术学院教书。期间,他对两汉碑刻及王羲之、颜真卿、褚遂良等历代书法大家做了深入研究。

  教了几年书,他北上北京理工大学社会人文系读书。期间,他结识了北京文化艺术界的一些名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看过他的书作,很高兴,写下“返璞归真”四字相赠。欧阳中石先生也赠以“居高声自远,不是籍秋风”的佳作,对其勉励。

  在北京时,他曾患上相当严重的肾结石。看到同屋病友生命消逝,他感慨:“如果老天还能给我十年,我会把这十年都用来写字!”

  佛谷深云藏锋芒

  一年后,病魔向他妥协了。返回昆明的樊端然,开始研究起了书法。1995年,由美、英、法等国家举办的第21届世界文化交流大会在旧金山举行,樊端然应邀参加。大会期间,组委会专门给他举办了个人作品展,为他的展览献了花篮。正是在这次国际艺术名流云集的盛会上,他的一件带有汉简笔意的《琵琶行》行楷长卷,被人以10万美元高价收购。美国《世界日报》以《樊端然一手好字有古风》为题,对他的书法艺术和成功展览进行了专访,《金山日报》、《侨报》、香港《文汇报》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回国后不久,他被省人事厅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破格聘为书法学科专业教授,成为云南该专业的第一位教授。

  樊端然颇有佛缘,曾研习佛教经典,其书法作品意蕴深远,令人回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佛谷云深”四个大字。这块四米长的鎏金巨匾,至今仍悬挂在云南的佛教圣地昆明圆通寺。

  1997年,樊端然应邀到牛津大学讲学,并举办个人书法展,带去的“佛谷云深”墨迹和其他作品均受到了世界各国艺术界专家的高度赞誉。日本书法家、汉学教授在观摩了他的书法作品后称赞:“他的书法典型地表达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神韵,代表着中国书法艺术的正宗传承,是当代书法艺术中不可多见的极品。”

  随着国际声誉的鹊起,樊端然选择工作和生活的空间增多。“在吸纳世界先进科技和观念时,为什么不积极传播我们优秀的文化和理念呢?”于是,他决定“走出去”。

  樊端然的“十年”之期,应当从2000年算起。那一年,樊端然以“世界杰出艺术家”的身份移民美国,并正式受聘于美国杨伯翰大学和盐湖城学院,主持中国书法课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是其他几所高校的兼职教授。

  犹他州博物馆珍藏了相当数量的中国古代瓷器和字画,早年藏有一幅中国元代画家王蒙的作品,被视为中国部的“镇馆之宝”。2000年初,樊端然受邀参加该馆馆藏鉴定。看到王蒙的作品后,他语出惊人——此画系赝品,绝非真迹。

  之后,樊端然以其精深的书法知识,剖析了此画系赝品之秘密:“王蒙是元代对后世极有影响的‘元四家’之一,其外祖父是大书法家赵孟頫,外祖母官道升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书法家,黄鹤山樵王蒙自小就在祖父、外婆笔墨关爱下成长,得到家法的真传。从该画的年款看,此件作品又系其51岁时所作,是他艺术生涯高度成熟的时期。问题就出在题跋上,有许多地方不合笔法,在提按承接、转折行笔间,很多处都有怪笔势,不像有精深书法修养的艺术家写的。”然后,经过摄影放大、投影解剖,专家们信服了。

  十年来,樊端然在美国可谓书坛的“隐者”。他生活简单,上图书馆、博物馆,读书,看帖,练字,教书法。假日则和儿子做美食、观大地、看山河、追赶彩虹、踏雪寻梅。美国诸多主流媒体都曾报道过他,但他很低调,有时回国,国内媒体也难觅其踪迹。

美艺资讯推荐


艺术资讯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