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文化万象 > 正文
秦岭的每一种表达都指向文化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佚名    类别:文化万象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过去的6天,八集纪录片《大秦岭》已经拨开历史的云雾,一个博大宽厚的群山像一个巨大的文化摇篮样展现在我们面前:周、秦、汉、唐的绝代风华,是凭借着秦岭山脉朴实无华却坚硬刚强的巨大躯体的支撑,才辉煌于世,光照至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个重要思想源头的儒、释、道,也曾在这里互补、发展、繁衍。我们从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宏阔景观,也透析出中国文化的实质。

  山脉语者

  张骞故里:我们全村都姓张

  秦岭南麓城固县博望镇的博望村,共有120多户人家,这些人家都为张姓。究其原委也就不足为怪,因为这里就是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的故里。

  张骞后裔——第64代的张兆元说,他们全村都姓张,“我们65代现在可能是大概三十几个人,66代可能有100多人”。

  张骞从长安出发的时候,整个世界东方与西方还相互隔绝,就在张骞到达中亚各国1100多年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双脚,才踏上中国的土地;而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开往东方的船队,在张骞出使西域1300多年之后,才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扬帆启程。

  汉武帝开通通往西域各国的道路,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征讨匈奴,开拓大汉疆域。但战争结束了,被张骞带到西方的中国丝绸,却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西方的珍宝黄金,也沿着这条闪烁着丝绸光芒的道路,涌进西汉都城长安。

  丝绸之路,一条由开拓者张骞走在最前面的万里通途,把古老中国和遥远的西方世界,连在了一起。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维铮认为,丝路开通之后,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还有跟这些有关系的奢侈品都会跑进来,那就是文化交往。

  丝绸之路的丝绸已经腐烂了,但是丝绸之路所宣示出来的和平的印象、发展经济的印象、沟通文化的印象是永存的。文化学者肖云儒认为,可以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象征,“具体的丝绸已经可能风化了,但是丝绸的闪光,带给我们的是一条闪光之路,文化闪光、和平闪光、历史闪光、意志和品格闪光的路”。

  靠山“痴”山

  李利安:秦岭是中华文化的圣山

  莽莽秦岭之中,佛教在唐朝完成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融合,谈起中国文明,后世人每每神往的是大唐王朝,而佛教文化便是盛唐文明尤其绚丽的一朵奇葩。秦岭脚下的草堂寺,不仅有着关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之称,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立经书翻译场院。长安城内的大雁塔,则是为高僧玄奘保存佛经的地方。而在玄奘前往西天取经的时候,秦岭的深沉博大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唐高宗根据玄奘遗愿,将他的遗骨安葬在能看到“万山之祖”的秦岭脚下。

  据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介绍,秦岭中是许多老百姓乐于游玩的地方。在游玩的同时看看寺庙,访访高僧,谈谈佛法,这也是当时长安城里边一般老百姓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生活的一个场面。特别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终南山一派热闹景象,相当多老百姓都是去那里和高僧谈谈法,请请法,念念经,所以这个活动当时也是非常有影响的。“所以终南山在佛教领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而且这种影响在唐宋时期三四百年间,持续不散,被佛教界认为是中国最有名的四大朝圣之地。当然后来终南山随着首都东移,这种中心地位丧失,经济慢慢也不发达,文化方面也逐渐走向下坡路了。终南山的这个地位,才从中国名山的地位里头消失了。这是非常遗憾的。”

  所以,李利安感叹说,“离开了秦岭,中华文明的历史就可能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样子;离开了秦岭,中华文化的现状很可能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秦岭是中华文化的圣山”。

  观山剧场

  老子:从这里被推为辩证法之父

  公元前516年,位于秦岭脚下的函谷关,注定要成为世界文明史上,最值得记忆和回味的一个地方。

  因为在老子讲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用如此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阐释出宇宙万物之间,这种相克相生的哲学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2500年前函谷关关楼上的那一盏光焰黯淡的青灯,却注定成为照亮人类文明进程的不灭光焰。

  伴随着秦岭山中那飘忽不定的山岚雾气,老子的胸中升腾奔涌。他铺开竹简,用黝黑闪亮的笔墨,书写下那足以令后人景仰与骄傲的第一行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就在老子写作《道德经》的时候,西方宗教经典《圣经》,还孕育在襁褓之中。苏格拉底的《对话录》,100年后才在希腊出现。十六世纪以后,《道德经》被西方的商船和传教士带到西方,很快被译成各种西方文字,传遍欧洲大陆。德国哲学家尼采在阅读《道德经》之后说,老子思想“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看到《道德经》后,根据老子阴阳学说,提出二进位思想,并为老子学说取了一个洋名:辩证法。

  从此,老子被推到了辩证法之父的位置。

  老子也许不会想到,他那充满智慧和辩证思想光芒的《道德经》五千言,如同一把钥匙,为人类打开了通往宇宙的大门。《道德经》蕴含的哲学思想,不但滋养了中华民族,而且在传入欧洲后,为西方的哲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开门见山

  肖云儒:秦岭是中华文化的中心坐标

  陕西省文联副主席、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肖云儒在秦岭脚下生活了近50年,可以说和秦岭是耳鬓厮磨,他认为,“秦岭不仅是一座自然之山,而且是一座文化之山,秦岭不仅有自然美的魅力,而且有文化美的魅力,甚至于文化美的魅力更勾引我们的魂魄”。

  莽莽秦岭,横亘于中国内陆腹地,是中国南北方文化、东西部文化的聚合点和交汇点。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地,奔突着春秋战国、秦汉盛唐的时代风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第一个东方帝国,都诞生在秦岭温暖宽厚的怀抱里;老子、秦始皇、刘邦、刘彻、李世民,在这里成就他的千秋伟业;道教文化、秦楚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关陇文化和佛教文化摹与她密不可分……这座绵延1500公里的高峻山岭,就像一位襟怀宽广、仁慈睿智的圣贤,向我们提示一个民族高贵丰满的灵魂孕育成长的全部历程。

  在肖云儒看来,秦岭是中华文化的“十”字交叉点。“它把中国古代文明隔离开了又衔接起来,它的西北边,这个十字的西北边就是秦陇文化区,它的西南边就是巴蜀文化区,它的东南边就是湘楚文化区,它的东北边就是燕赵文化和三晋文化区,在空间上中国古代各个文明板块大致是朝向这个十字,就是秦岭、黄河十字,聚拢集中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肖云儒觉得秦岭是中华大地的中心坐标,“因为它位处中国的中心;秦岭又是中华文化的中心坐标,继而言之,加上所有的秦岭的形象给我印象,秦岭就是中国精神的一个纪念碑,一个纪念塔,它应该是和长城、黄河、长江一样,作为中国这块土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主要标志物存在着。”

  本报记者 夏明勤

文化万象推荐


综合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