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艺术资讯 > 国乐资讯 > 正文
国乐资讯
民间音乐家阿炳——中国音乐史上的“唯一”
来源:无锡日报    作者:佚名    类别:国乐资讯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中国“乐神”的化身、我国非物质文化传承第一人、民族音乐的奇才……谁能获得如此的溢美之词?他就是来自无锡的民间音乐家——阿炳。昨天,阿炳艺术论坛在纪念其诞辰115周年活动期间举行。当今中国民族音乐界众多权威,不吝华美之词,虔诚地膜拜一位100多年前薄衫褴褛,郁郁不得志、身背二胡穿梭于街巷的民间盲艺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而无锡民间音乐家留给后人的何止这些,他曲折留存的六支名曲、他饱受欺凌的人生境遇、与他身后达到的难以企及的艺术成就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唯一的“阿炳”。

    阿炳应以一种文化的视角解读

    乔建中,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百家讲坛《生命的绝响——阿炳和他的音乐》一篇主讲人,对阿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情,“当看到无锡的政府和人民向阿炳塑像进献花篮时,我太感动了。”他呼吁,对民间音乐传人的保护和认识,应提到更高的位置,“特别像阿炳这样的艺术家,不能仅仅拘泥于对他艺术成就的研究,它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音乐家和文化现象,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形成阿炳学。”

    乔建中认为,阿炳音乐的成功,有他个人成长经历的特殊性、有当时客观的社会环境、也有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特点,所以围绕着阿炳这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代表作的创造者,研究应该是立体的、系统的,包括美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只有这样,才能发掘由其音乐作品传递的深刻内涵。

    阿炳是源自草根的艺术家,他的传播途径是街头巷尾的谈唱,比较当下的网络歌手自由的传播模式,乔建中认为,这些有利条件是阿炳当年无法拥有的,但要再出现一个阿炳,却很难。“艺术要不得一点浮躁,阿炳艺术成就的萃成,有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有深入民间的体会体察,更有传统艺术的深厚浸润,所以研究阿炳“苦难”的成功才显得特别有意义,对现在的艺术人是一种启发。”

    阿炳音乐是中国非遗中的特例

    阿炳作为我国杰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而对他的音乐在非遗中特殊性的研究更让人眼前一亮,感叹于这位民间盲艺人在浩如烟海的中国音乐史上璀璨的光芒。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樊祖荫认为,对阿炳音乐的保护、传承、开发都应当以特殊的方式进行,特别是在传承上,如果单一的以学院式的方法进行,必然走进只重技艺不重文化的误区。

    阿炳音乐的传承方式极为独特,它与一般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靠传人来传承的方式不同,主要通过专业的音乐院校和专业的演奏家们来传承。这种没有直接传人的非物质文化的间接传承工作,做得如此之好,是其它非遗无法企及的。但是,在传承音乐的过程中是否同时传承了文化,单纯依靠乐谱的传承方式于民间音乐鲜活的传承方式是否存在差距?樊祖荫认为,来源于民间的阿炳音乐,每一次弹奏时都有即兴地创造,这来源于阿炳几十年演奏传统音乐的积累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仅仅关注弓法、指法、音准、力度的学院化教学,仅仅一首《二泉映月》的弹奏,无法诠释出阿炳音乐的全部内涵。所以对阿炳精神、阿炳音乐的传播、研究应该更加细化,使之成为非遗传承保护的一个独特范本。

    “阿炳”需要更多的“杨荫浏”

    在所有专家的论述中,杨荫浏的名字被反复提及和强调。确实,如果1950年不是杨荫浏带着钢丝录音机从北京来到无锡,劝说已经两年没有碰琴的阿炳练习三天,录制唱片,《二泉映月》只能像众多民间艺术瑰宝一样消逝于历史。因此,专家们认为,杨荫浏对阿炳音乐的传播、阿炳文化的延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阿炳现象研究的重点。而放之于今,民间艺术、传统艺术需要更多的“杨荫浏”——它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个机构、也许是一届政府、也许是整个社会的认同,这是研究阿炳以及他音乐的成功对整个中国非遗、民间艺术传承的贡献所在。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在接受访问时说,“对阿炳的深入研究不能再等了。”朴东生会长欣喜于此次阿炳艺术委员会的成立,“这是一个重点研究阿炳的契机。”他透露,委员会将在明年与日本民间组织“二胡振兴会”进行交流,带着演出和研讨会,将阿炳文化传播开去。(高飞)

国乐资讯推荐


艺术资讯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