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艺术资讯 > 国乐资讯 > 正文
国乐资讯
曾侯乙编钟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佚名    类别:国乐资讯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12月8日,中国·随州首届编钟文化节开幕式暨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纪念活动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随州举行,来自海内外的50余位专家学者,对曾侯乙编钟自身的价值、海内外文化传播交流的意义,以及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研讨。

  青铜音乐的辉煌

  “在现有的中国音乐史课本中,对如此高超的青铜乐器冶炼技术,我们闻所未闻。实验证明,钟的合金对其声学性能、机械性能、铸造性能有着重大的作用。《周礼?考工记》:“金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曾侯乙编钟的铜六锡一之比。研讨会上,中国音乐史学会会长王子初提交的论文,引起人们对曾侯乙编钟在青铜音乐领域创造的巅峰价值的认同。

  专家学者认为,2400多年前的编钟青铜铸造,集先秦科学文化之大成,反映了此时期在物理学、声学和铸造学方面的伟大成就。曾侯乙编钟上3755字的钟铭,系统地论述了音乐理论,填补了先秦音乐理论空白,编钟的铸造,采用高纯度的铜、铅、锡铸成,所采用组合陶范技术、冷焊工艺,可以与今天的技术媲美。

  拓宽了研究视野

  起始于3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学术研究热,涉及音乐、考古、历史、古文字、物理、天文、冶金铸造、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30年来专注的眼光不移、热情不减。然而,这次研讨会,出现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领域:将曾钟的研究,摆放到世界文明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之中,从而拓宽了研究范围和视野。“以编钟为主题的国际交流活动频繁,大范围、多学科、高科技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是这类活动的显著特点。”河南博物院研究人员王歌扬的下文《全球化视野下的“曾侯乙编钟现象”》,在会上引起广泛共鸣。

  美国研究者波·拉维尔根提交的论文《琴史:公元前433年前后的琴》认为,“30年前,曾侯乙琴的出土”,表明“传统学者称‘古琴’诞生之初就已完美,这是错误的。”

  打造文化随州竞争力

  随州具有的编钟文化优势,对当今随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这次研究会,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随州跟踪曾侯乙编钟研究10多年的文化工作者曹新华,提交的论文《曾侯乙编钟资源开发的若干问题》认为,“30年来,曾侯乙编钟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国内,曾侯乙编钟不仅是最具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材,而且经过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使这一象征古代王侯之尊的大型乐器走进了新的历史时期。”

  随州市文化体育局的论文,也走进了研讨会。他们提交的《鄂北重镇的世界级名片》谈到,“为了加快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编钟影响力,市政府又投入近亿元兴建了文化标志性建筑——随州博物馆,并开设了编钟专馆,力求将这张世界名片擦得更亮。

国乐资讯推荐


艺术资讯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