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民族风情 > 中华戏曲 > 正文
白字戏
来源:中华五千年    作者:佚名    类别:中华戏曲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白字戏,历史悠久,明初(或更早些时候)从闽南流人粤东,到了海(陆)丰,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遂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潮人为了区别于潮州白字(即今潮剧),称之为“南下白字”。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联套体,辅以民歌小调。因唱曲多用“啊咿嗳”衬词拉腔,故俗又叫“啊咿嗳”。

  海陆丰白字戏,原有生、旦、净、丑、末、外、贴七个行当,后来末与外合一为公,加个婆(老旦),又是七个行当,极似福建梨园“七子班”的设置。传统文戏现在有二百多个,分为大锣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陈三与五娘》、《肖光祖》、《秦雪梅》、《王双福》、《杨天梅》、《高文举》、《崔鸣凤》等八大连戏)、小锣戏(如《苏六娘》、《杜十娘》等)、反线戏(如《山东响马》、《双玉鱼》等)和小调戏(如《桃花过渡》、《闹花灯》等)。大约到了清乾嘉年间,为了迎合当地民情风俗崇尚在广场大锣大鼓演戏配合酬神建醮的需求,又从正字戏吸收了一些提纲武戏(如《三国传》等)凑在上半夜演出(讲官话,演正字),至下半夜才转做文戏(说方言,唱白字),由是形成了正字戏与白字戏的合班式——群众称之为“半夜反”。“半夜反”皆设科班,培训童伶(合同期为五年零四个月)。如今不同的是:演员废除了童伶制;原在提纲戏中用官话的道白改为方言。

  白字戏,自流入海陆丰之后,便在这块适宜的沃土上扎根、繁衍。清末以来,有据可查的有荣贵顺等20多个专业戏班和更多的群众业余坐唱曲班活跃于海陆惠(东)城乡,为广大妇孺老幼所喜闻乐见。
新中国建立后,白字戏获得了新生和发展,从新荣正顺科班解放出来的卓孝智(妈柏生)、叶本南(粒仔旦)、郑梓南,联合老艺人刘茂成、陈耀光等组织了一个民主共和班式的民艺剧团,1953年改名青年剧团,开始招收、培训女演员,1956年接受政府登记之后,再易名为如今的海丰县白字戏剧团,1960年县文工队并入,增进了新鲜血液,加强了领导。在“双百”方针指导下,新任团长林位均团结全团新老文艺工作者通力合作,从体制到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舞台美术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同时古今并举,既演古装,又演现代,这时候,一批经过改编、整理的优秀传统剧目《白蛇传》、《陈三五娘》《山伯访友》、《白鹤寺》、《刘凤枝挂帅》和新编现代剧《社长的女儿》、《朝阳沟》、《沙家浜》、《盘石湾》、《红珊瑚》、《浜海风潮》、《海防线上》等,相继以其崭新的姿态展现在舞台,博得观众的赞赏,人们欣喜有加,庆幸白字戏走向新生,走向繁荣。

  80年代,林位均团长调走之后,遗缺由副团长何循禧顶上,时逢盛世,他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因势利导,更把剧团推上新的台阶,蒸蒸日上。

  一个几十人的剧团,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它既有国家艺术团体具备韵机构设置,又有党团组织、民主党派(民盟、致公)成员,还有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何循禧作为团长兼党支部书记,团结一切力量,同舟共济,较好地全面开展工作。他首先抓好队伍建设,一面进行政洽思想工作,稳住艺术骨干力量专心剧团;一面不断招收、培训青少年,源源充实演员阵容。其次,抓好经济制度改革,发动群众,打破“铁饭碗”,通过讨论决定,实施了细致而又有效的基本工资加工分(含基础分、工种分、角色分)的灵活浮动分配制度,博得全团拥护,因而出现了人人苦学艺、个个争演戏的新局面,蔚然成风。这样一来,既发展了艺术,又巩固了剧团。

  体制改革了,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随之而来。连年来,平均每年演出190台戏,创收68万元,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1994年竟攀越210台的高峰,突破了80万元大关,创历史上的最佳纪录。

  海丰县白字戏剧团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固的基本队伍作砥柱,如花旦陈素如、文武生唐大聪、丑角邱金约和黎友道,彩旦林爱珍、净行钟芝铭和叶三成、掌板陈碧比、编剧张坚城、作曲李启忠、管箱余贵印,以及后起之秀陈如策、陈小燕、钟静洁等等,有的数十年如一日,在白字戏这块园地里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辛劳耕耘,为剧种的生存、发展作出可贵的贡献。

  1988年,剧团开拓了香港文化娱乐市场之后,连续七次赴港演出,既传播乡音、联结同胞乡情,又为国家创收了外汇,取得丰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1991年,还应香港工会联合会和保健体育会邀请,赴九龙南昌大戏院,举行了两个晚上的“汕尾市海陆丰白字戏欣赏会”专场,场场座无虚席,影响很好。香港工联妇女事务委员会主任、欣赏会筹委主席陈婉娴女士还发表题为《乡梓情浓》的评介文章,倍加赞扬。七次赴港演出期间,香港《文汇报》、《侨报》、《商报》、《晶报》等七家报刊,都先后登载了图文并茂的评介文章和报导。香港文志唱片公司、东南亚唱片公司和广州唱片社合作,多次来剧团录制剧目音带41盒,远销海外,让乡音情牵游子心。

  在出访赢得声誉的同时,1991年参加第四届广东省艺术节演出《金叶菊》,演员叶本南、鞠少玲,分别获二、三等奖。1992年参加全国“天下第一团”(南方片?福建泉州)展演《放走曾荣》,剧目获奖,演员陈素如和赖一心获得个人表演奖。1994年何循禧团长调任海丰县文化体育局副局长,副团长黄鼎新主持全面工作。1995年组织上派罗德胜任团长,同年参加第六届广东省国际艺术节演出改编传统剧目《崔君瑞休妻》,共获四个项目九个奖:编剧陈春淮获二等奖,导演陈素如、徐再明获二等奖,演员唐大聪获一等奖、陈如策和作曲李启忠获二等奖,陈小燕、钟静洁、余锦程获三等奖。

上一篇:九江文曲戏
下一篇:游春戏
中华戏曲推荐


民族风情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