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中华茶道 > 中华茶史 > 正文
惠安茶业史初考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类别:中华茶史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位于闽南沿海的惠安,是青茶产销古县:传说有野生茶树,远在唐末前茶叶商贸萌起,明、清茶叶商贸达盛,清朝中后期栽培,制造,加工兴起,与安溪齐名为闽南青茶发源地。因此,发掘惠安茶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故经初步查考搜集整理此文。错漏难免请予究正。

一、悠久的茶叶栽培制造加工历史:

惠安有野生茶的踪迹,据传说:清朝中期有人发现南北观音山上有不少野生茶树,采它嫩芽回来焙制泡试,觉清香可口,于是采其籽种植,并推广,这种茶树如今本地人称为“菜茶”。观音山,地形复杂,植物繁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质微酸肥沃,四季云雾缠绕,此地有野生茶树存在是可能的,这函待祥考。

自发现野生茶树后,观音山麓的东寨(即今东坡,寨后)广种茶树,于清明前,雨水后采制东寨“首春茶”,当地“恒春堂”商号以此茶掺和中药焙制,可以理霍乱,痊痢疾,传说如经常服用“首春茶”者,精神矍铄,多享遐龄,故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极受华侨欢迎,比诸武夷“铁罗汉”,安溪“铁观音”尤为珍贵。从现有尚存先辈种植的有性系老茶树表明惠安茶叶栽植、制造有二百年历史,可与安溪并驾齐驱为闽南青茶发源地(参见《茶经工篇》)。

惠安茶叶精加工源朔至清乾隆四十六年,迄今亦有二百余年历史。当时施大成开 “集泉茶圃”,专事选购武夷岩毛茶, 并向慧苑岩东家师商购一些单枞奇种及老枞水仙,从赤石渡口起运,沿崇阳溪,建溪、闽江顺流而下,经建阳,建欧、南平直至福州,寄栈“福良茶行” (惠安城关李氏经营),后转海运至惠安辋川港或仙游枫亭内港,上陆运至“集泉茶圃”,全程需数十天,再经茶师清心研索,精拣细选,异法焙制“铁罗汉”茶。

“铁罗汉”茶,烘焙技术尤为考究,正如《武夷茶歌》所云:“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烘焙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红,心专手敏工夫细》,因此集泉历代严谨这一工序,商誉日高。

“铁罗汉”茶的经久贮藏、新陈掺和,秘诀拼制技术,堪称是青茶加工之独创。据清周京工《闽茶曲》所云: “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因武夷岩茶“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皆以陈为贵。又据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连横的《雅堂文集》说,“新茶清而无骨,旧茶浓而少芬,必新旧合拌,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啜之而甘,虽历数时,芳留齿颊,方为上品。”故“铁罗汉”茶香气香郁隽永,臻“兰桂”之香,滋味醇厚回甘,润滑爽口,具“岩骨”之韵,汤色深澄鲜丽,确系青茶之极品,臻山川清英秀气所锤,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才能形容之,不愧为“阳春白雪”的文人雅土所青睐,难怪旧时代南京国府主席林森题其品为“骏驰珍品”。可见集泉之匠心独具。

经精湛加工的“铁罗汉”茶,还具有清凉解毒之功效,光绪丙申年(1896年),惠安鼠疫猖獗流行之时,群医束手无策,死者无数,初有些病人购买集泉“铁罗汉”茶,聊作润喉止渴之用,不料竞因饮茶愈者十有八九,群众视为良药,从此家喻户晓,凡伤风发热,小儿麻疹、中风积食,必泡服“铁罗汉”,亦多见效,于是成为居家必备良药。后来,侨居菲律宾,新加坡、缅甸等地的闽南归侨,侨眷均购“铁罗汉”茶作为馈赠礼品,因南洋诸国气候干燥炎热,饮者莫不祛热清神,却暑止渴,自此“铁罗汉”声誉与日俱增,畅销国内外,驰誉东南亚。

二、茶叶商贸史考:

据《县志 寓贤》载:“周朴,唐未诗人,寓闽中,居邑西北产坑……朴耿介绝俗,尝假馆僧寺……郡富人施僧,朴亦遂枳手受一钱,积于备茶约,费尽复如前”。又据《县志 建置》曰:“宋太平兴国六年(982年)始置惠安县”,说明至少早于建县前的唐末,惠安就有茶商活动踪迹,至明朝则有购买顾渚名茶的记载;入清武夷茶发扬光大,惠安茶叶商贸达盛,施大成的父亲施文友当时亦贩运茶叶来惠兜销,正如《武夷山的茶》所云:“每蓬春初,就有大批客商(泉漳茶商),随带资本,溯溪(建溪)北上(武夷山),所经州府县官,争相招呼,甚至有鸣炮郊迎者。”

至清乾隆四十六年,施大成于本县城关霞梧街开设“集泉茶圃”,产销“铁罗汉”(取名于慧苑岩名枞“铁罗汉”祥见《闽产录异》),尔后又以一千元之数典买武夷岩茶产地之一刘官寨,产销“雪花”,“雪梨”。

同时,邑西北东寨“恒春堂”商号成立,采制当地“菜茶”成东寨“首春药茶”,因品质优异,很快誉驰东南亚。

清光绪年间,“铁罗汉”茶成为居家必备良药及馈赠华侨的珍贵礼物,“集泉茶圃”牌号驰名中外,其时施谦见销路畅开, 故对慧苑岩所产之茶由承销继而包销。“集泉茶圃”下设“集义典铺”,“集丰典铺”。“寿春茶庄”也在此产销极盛时期设立,专营武夷山及闽北茶。

民初十年,惠安茶叶产销日趋繁荣,菲律宾泰记汇兑信局、神农药房及厦门的芳茂、诗论、乔农等茶行相继前来大批订购“集泉铁罗汉”。“于泉茶庄”、“泉元茶庄”也相继开业。公元1910年隶属厦门道总商会的“惠安商会”成立;以“集泉茶圃”经理施伯丕等十人任义董。

至民国十六年,施伯丕从岩主和尚阿三手中购得慧苑岩。施伯丕即重新改组茶圃,改“集泉茶圃”为“集泉者圃;”建崇安“赤石分圃”,专事栽培,初制及收购,设“晋江分圃”、“石狮分圃”,专事销售,形成一个产、供,销有机结合的茶圃,此后方大批生产焙制“铁罗汉”、“白鸡冠”、“大红袍”,“水仙种”及“雪花”,“雪梨”等名枞品种,主销南洋诸岛国及港澳市场,近销潮汕及闽南。此时,内销市场亦趋大众化、多样化,开始产销“流香” (取名于武夷山流香涧), “奇茗” (名源于宋范仲淹斗茶歌“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等价廉适销的花色。

公元1927年,“惠安县商会”改为“惠安商民协会”,组织十三途公会巾就有药茶途。民国十九年又恢复为“惠安县商会”由集泉茶圃经理施植萍等三人负责。次年(1931年),奸商认为“集泉茶圃”信誉好,假冒“铁罗汉”抛售市场,“集泉茶圃”随即以“龙雀”商标向当时国民政府注册,一直沿用至今。

此后抗日战争爆发,南洋交通断绝,销路受阻,惠安茶叶商贸日见衰落。于是在1943年间“集泉茶圃”招王颂平及乔农茶行的鲍思图投资合股经营,改为“四六公司”,原订为十年,试行一年又亏损,集泉决定将“集义典铺”的房屋及施大成的交轮业变卖,清还玉鲍股金,于1945年收归自营,但“石狮分铺”则归王颂平,改号“颂平茶庄”,鲍也在泉州另设“明芳茶庄”。同年八月,日本宣布投降,南洋交通恢复, 集泉生意逐日好转,国内外纷纷电信采购。1946年为了便于侨商购买,“集泉老圃”又筹设“厦门分圃”,“明芳茶庄”也于惠安城关分设“天泉茶庄”。

解放初年,政府成立城关工商业联合会,设立的二十二途同业公会中亦有药茶公会。至1954年县政府工商科、工商联与惠安十多家茶圃’、庄联营成立惠安县茶广,实行职工民主管理,采取定制度、定工资定人员等措施,才使惠安茶叶商贸业步入正轨,欣欣向荣,至今已成为全省闻名的茶叶销区。

三、源远流长的饮茶历史:

同上《县志 寓贤》所载,证实惠安饮茶历史悠久,始于唐末前,可谓源远。

宋代帝王及士大夫嗜茶之风更甚于唐代,宋闽郡守蔡襄《茶录》业在此时间问世,蔡襄对烹茶造诣甚深,自序云:“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末闻有,臣辄条数事……文曰《茶录》”。蔡襄生母是惠安人,《县志 山川》曰:“伏虎岩……有清泉石室,蔡忠惠(名蔡襄)母卢氏家焉,忠惠尝读书于此”,故他对惠邑感情甚深。蔡襄为闽郡守时,于惠晋交界的洛阳江上建“万安桥”(即今洛阳桥),因而常涉足惠邑,据传他也把品茶之艺术散播开来,此时才是吾惠饮茶朝霞初放的时候。

此后有关饮茶的文字记载甚多。如《县志•隐逸》载:“张士椭, (宋)崇正癸酉副榜……隐居东安坊(于惠北),杜门不出,日以书史自娱……惟食果茶,寿九十九而终”。又如《县志 诗集》中所载的元 卢琦诗《游林肃寺和林清源先生韵》:“老僧不管兴亡事,独闭松扉自煮茶”,及《中元回家拜祭感怀》;“翠壶之茗烹清泉”的诗句。明万历丙戍进士陈濂的《送清章戴时乡游吴》中亦有“顾渚秋新香在枕”的记载,道明元明时事安饮茶之风甚盛,顾渚等名茶已出现在士大夫的茶杯中,而且泡饮方法亦与今颇似。

至清朝,随着惠安茶叶商贸的兴盛,饮茶也演进为艺术品评,如《县继志 人物》所载:“佛然字普忍,庄姓田边人,少出家,住持科山寺,性颖悟,精于评茶,善奕,工诗”;又如清道光年间知县李卜年题志《文峰书院》诗八绝中有“茶鼎安排销院深,兰缸剔尽费沉吟。纵教五色能迹目,肯负冰壶一片心”的诗句。

此时,武夷岩茶的艺术品饮亦因“集泉茶圃”等经营达盛,加快风行闽南及粤东,居家用茶房四宝(玉书碾,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功夫泡试、艺术品武夷岩茶已是常见的事,其术语也应运而生,如“饮茶以少为贵”,“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茶三(饮茶宜三人)酒四”。“—七分茶(茶汤只斟至茶杯六、七分)、八分酒”,“关公巡城(茶壶嘴应靠近杯沿来回斟茶,防起泡)”,“韩信点兵(茶汤应点滴匀称地斟入每杯)”,比比皆是。当时,惠安的洛阳,东园、崇武、峰尾、肖厝等港,有大小商船几十号,商业颇盛,船行于台澎及南洋群岛等地,源源不断地贩往茶叶,也把品饮艺术带往那里,如连横《雅堂文集》所说:“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武夷之茗……三州之人嗜之,他外三茶不可饮也……品茶之时,既得佳茗,新泉活火,旋沦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杯宜浅不宜深。茗则新陈合用。茶叶既开,便则涤去,不可过宿。壶杯必以热汤洗之,一泡一洗,绝无纤秽,方得共趣”,与今惠安品饮茶叶维妙

中华茶史推荐


中华茶道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