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中华茶道 > 茶叶知识 > 绿茶种类 > 正文
舒城兰花
来源:拙风文化网    作者:佚名    类别:绿茶种类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安徽省舒城、桐城、庐江、岳西一带盛产兰花茶。兰花茶的生产源于何时,尚未查到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据有关史料的推测和当地的传说,早在清代以前,当地就有兰花茶生产。清光绪年间,舒城晓天和山七里河为兰花茶主要产区,年产茶叶千余引(每引折合旧秤一百二十斤)。

据《桐城风物记》有“龙眠山孙氏椒园茶”记载,孙氏即孙鲁山,明朝人,相传他家的椒园中种有茶树,制出的茶“碧绿清汤,形似兰花,开汤后有雾象一柱香火升腾,并有兰花馨香”。被封为“贡品”,这就是后来的桐城小花。

兰花茶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芽叶相连于枝上,形状好像一枝兰草花,二是说,采制时正值山中兰花盛开,茶叶吸附兰花香,故而得名。

以前兰花茶有两种。舒城晓天、山七里河、梅河、毛竹园等地,主产大兰花,舒城南港、沟二口和庐江的汤池、桐城大关等地,主产小兰花。本世纪50年代后因改制“舒炒青”,兰花茶产量减少,且都为小兰花。大兰花现已不再生产了。

舒城兰花茶的产地有舒城、庐江、桐城、岳西。生产地区较广,以舒城晓天白桑园的产品最著名,为兰花茶之上品,舒城、庐江交界处的沟二口、果树一带所产兰花茶也久负盛名。桐城龙眠山所产称桐城小花,品质优异,独树一帜。然其采制技术和品质特点,则大同小异。

舒城晓天一带地处大别山支脉,属大别山腹地,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高耸云霄。老虎岗、朝天淌、小麦淌等处,千钧巨石,争相崛起,重岩迭垒,万态千姿。土壤属山地乌沙土,肥沃疏松,通气透水性好。茶园处于高山密林、芳草山花之中,层峦苍翠,叠嶂连云。茶树常年在云烟飘渺、雾露笼罩下生长,加上精细培育管理,故而根深枝繁,芽叶肥壮。

兰花茶采摘从谷雨前后开园,一芽二、三叶制小兰花茶,一芽三、四叶制大兰花茶。采回的鲜叶晾干表面水后,及时付制,力求现采现制。

兰花茶初制技术分杀青、初烘、足烘三道工序。

杀青:杀青用斜锅,二口或三口一组,砌成一灶。炒茶的竹丝帚分大、中、小三种,大帚竹丝较粗硬,小帚竹丝较细软,竹丝和把柄各长尺余,径粗三、五寸,依鲜叶老嫩程度不同而选用。杀青温度,第一口锅底见微红,其余锅温依次下降。投叶量100~150克,不得超过250克。鲜叶下锅后,用竹丝帚回旋翻炒,抖散水汽,动作先慢后快。待叶质柔软时,改用“紧把”,将叶子旋入竹丝之间,起揉条作用。“紧把”和“松把”结合,叶子在竹丝帚内吞吐,即“紧把”揉、“松把”透。两种炒法巧妙结合起来,使叶子既搓卷成条,又保持翠绿色泽,香味鲜爽。杀青用三口锅,要求“一锅炒瘪、二锅炒熟、三锅炒细成条”。杀青若分二口锅,则要求第一锅炒的时间适当延长,以保证进度一致,作业协调。杀青适度后,出锅上烘。

初烘与足烘:初烘温度高,投叶量少,足烘温度低,而投叶量多。边烘边翻,轻翻勤翻,防止断芽碎枝。初烘到七成干后,摊凉拣剔后,进行足烘,足干后即装桶贮藏。

兰花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细卷呈弯勾状,芽叶成朵,色泽翠绿匀润,毫峰显露,兰花香型,鲜爽持久,滋味甘醇,汤色嫩绿明净,泛浅金黄色光泽,叶底匀整,呈嫩黄绿色,梗嫩芽壮,叶质厚实,冲泡时形似兰花绽开。

岳西县与舒城晓天毗邻的头陀、主簿等地,近年来又在小兰花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创制出“岳西翠兰”。其鲜叶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先用竹帚翻炒杀青,继而用手工整形,再用炭火焙干。外形较兰花茶稍直,自然舒展,品质优异,风格上也有独特之处。1985年参加南京全国名茶评比,被正式定为国家优质名茶。

(詹罗九)

上一篇:鸠坑毛尖
下一篇:双龙银针
绿茶种类推荐


茶叶知识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