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文化万象 > 正文
北京日坛160年后重现祭日典仪
来源:中新社    作者:佚名    类别:文化万象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北京日坛160年后重现祭日典仪

3月21日,中断了160多年的“清代祭日大典”在北京日坛公园正式举行,演员们表演了根据清乾隆年间文献记载的卤簿仪仗、乐舞和祭坛礼仪三个部分。中新社发 富田 摄 

今天是春分,为历史祭日之时。上午,已中断160余年的日坛祭日典仪首次恢复。这标志着京城“天、地、日、月”四大祭祀典仪均已恢复表演。

21日上午10时,随着中和韶乐奏响,一位身着龙袍、体格魁梧的“皇帝”缓步从日坛公园内的圆坛西门走来。他率领着十余位大臣缓步登上祭日圆坛,行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盛放祭品的器皿都是红色的,象征太阳的颜色。

祭祀活动包括卤簿仪仗、乐舞和祭坛礼仪三部分。64位乐舞生在拜坛下面相继跳起武功舞和文德舞,分别表示“武得天下、文治天下”的含义。

活动主办方、市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此次祭日典仪基本按照“清代祭日典仪”,还原了当时的服装和道具等。
 
据介绍,祭日的音乐为雅乐,由金、石、丝、竹、土、木、匏、革等八种材料制成的16种乐器演奏。演奏者手中的64件乐器全部根据史料记载专门定制的,虽然部分乐器已经失传,但尺寸、颜色在文献资料上都有记载,工作人员尽量还原历史。

祭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祭礼之一,在规模上虽比不上祭天,但仪式也颇为隆重。现存祭日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

据史料记载,“祭日”于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后逐渐消亡,至今已中断了160多年。此次祭日典仪于20日进行了一次先期彩排,3月21日作为春分日则是历史上祭日的真正时间。

徐伟说,20多年前,朝阳区文化馆曾想复原“日坛祭日典仪”,并做了大量史料搜集和基础研究工作。徐伟还建议,将“天、地、日、月”四大祭祀活动打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

文化万象推荐


综合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