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民族风情 > 中华戏曲 > 正文
锣鼓杂戏
来源:中华五千年    作者:佚名    类别:中华戏曲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一、简介

  锣鼓杂戏,也称"铙鼓杂戏",是山西省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因演唱时不配丝弦,只以锣鼓伴奏而得名。又因其形成于晋南临猗县境内龙岩寺一带,早期专为酬神集中于龙岩寺演出,故又名龙岩杂剧,主要流行于临猗、万荣、河津、垣曲、新绛等地。

  二、溯源

  锣鼓杂戏的起源年代有诸多的说法。有说起源于明代的,有说起源于宋金的,还有说起源于唐代的。据传龙岩寺建于唐代贞元二年(公元786年),主持建造者是河东节度使马燧。马燧不仅战功赫赫,还十分喜爱歌舞,在任职河东节度使期间,曾作《定难曲》献给唐德宗李适。后人于每年正月十六在龙岩寺演出锣鼓杂戏,可能就是为纪念这位战功赫赫的歌舞爱好者的;后来逐渐演变为诸神皆酬的祭祀戏了。

  解放前,临猗的新庄、上李、高家垛三个村的锣鼓杂戏班社,除正月十六演出外,在每年农历九月九重阳节庙会时,也轮流到龙岩寺演出。解放初,龙岩寺虽被拆毁,但当地群众演出锣鼓杂戏已成为传统习俗,一直得以流传。1979年和1980年春节,高家垛和新庄两村还演出了锣鼓杂戏传统剧目《三山会》、《天井观》、《三请诸葛》、《铜雀台》等。

  三、表演特征

  锣鼓杂戏的唱腔为吟诵体,有少量曲牌,如"越调"、"官调"、"油葫芦"等。演唱不配丝弦,念多唱少,比较简单,有"不被丝弦、锣鼓断句"的特征。它的唱腔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耍句调,一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又分紧急调和常用调,是杂戏的主要腔调;一种为拧字调,一般为多字句,有时中间穿插耍句调和数板;一种为宫字调,唱时不加鼓点,谓之"干唱",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和多字句,根据悲伤和欢乐的不同情感,又有两种不同的唱法。锣鼓杂戏的道白很少,与蒲白相近,在每句话的尾后加锣声。

  乐队由鼓、锣、唢呐组成,以大鼓主奏,同时承担乐队指挥之责,基本鼓点有擂鼓、战鼓、走鼓、刹鼓、列儿鼓、跌场鼓、行营鼓等八种。敲战鼓者为鼓师,指挥整个乐队。根据剧中两军对战时的道白吟唱、行军观景、元帅升帐等不同变化,分别使用各种锣鼓点。唢呐只有两个简单曲牌,配合小鼓小钹在武打结尾和摆宴、升帐时使用。

  锣鼓杂戏的演出有一套固定的仪式。演出前要挑选数名精干小伙,在寺前做跑马表演;戏班全体角色列队走街串巷,人称"摆道";随后,分别到各自的宗族宗庙祭祖,再登台演出。演出时,由一名身穿长袍、头戴礼帽的"打报者"引着各种角色上台到左角入座。角色登场用"念"的方式自报家门,举手动步及唱、吟、念、白均配锣鼓。"打报者"还负责拉前场、传令、禀报,给观众解说剧情以及充当树木、石头道具,类似宋代杂剧中的"竹竿子"。现代的各种文艺节目主持人的雏形就是"打报者"。

上一篇:侗戏
下一篇:莆仙戏
中华戏曲推荐


民族风情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