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民族风情 > 民间习俗 > 正文
城 隍-土 地-灶 王
来源:中华五千年网    作者:佚名    类别:民间习俗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在中国,凡是县级以上的城市都有城隍庙,供奉着代表一级阴曹地府的地方官——城隍爷,因为城隍爷与百姓日常生活的关系最密切最普及。中国上古时代并无城隍爷,也就没有城隍庙,是从蜡祭的八神中和社神信仰中转化而来的。解放前,日照城、莒州城中都有城隍庙,并且香火极盛。

  蜡祭的八神是:先啬、司啬、农、邮表 、猫虎、坊、水庸、昆虫。其中坊是房屋的后墙,水庸是小水沟,这两种信仰正是城隍的前身。大概在古代尚无比较完整的城市结构,在从村镇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房屋的墙和排水沟与城市的建设最为密切,从外表看,除了交通用的道路,城市建设的内容也就只有墙和水沟了,所以城隍庙的出现,正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结果。其神职,大概最初也只是保佑墙的坚固、水沟的畅通,因此在城隍爷的大堂上方悬有“护佑城池”之匾,足以为证。至后来才逐渐演化为阴间城市的地方官。据迷信的说法,城隍爷是督管城市中居民的官司、处理民间善恶贫富之纠纷和生老病死等事,人死了首先要到城隍爷那里报到,然后再去阴界。

  城隍信仰出现在南北朝,此时为民间信仰,尚未脱出保卫城池的职能。到了隋唐时代,城隍的信仰已有了止雨祈晴,甚至有借助人力与河神相斗,使城池完好,此时城隍的职能扩大了,与人沟通,能助善除恶了。

  到五代时,各地的城隍爷开始有了封号。到宋代时,大小城池都有了城隍庙,城隍神则成了有德于民,有功于国的鬼神。城隍爷必须有有功之臣担任,如肖何、范增、灌婴都做过城隍神。明代初,大封城隍神,按所治地方的等级而定城隍神之品级,并要求城隍庙的建制与阳间的府、州、县、卫的治所相同。由于对城隍信仰的推崇,也就使城隍神的地位提高起来了,管辖的事物也就越来越多。凡是死去的人,在阴间里生活中的善恶之事,都归城隍爷管辖。尤其是在阳间地方官解决不了的事,城隍爷可以解决。如今城隍庙不复存在,那城隍神也就不知去向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故事了。

  古代社祭,即土地信仰。这种信仰与民众的关系最为密切,每逢节日必敬土地爷。社祭的品级很多,设有大社、天社、国社,这些高级的场所是天子、诸侯、大夫祭祀土地爷活动的地方,而普通百姓只能二十五家置一社神。汉代又有私社,也是十家五家共为田社,其神为社公。这些社公可以遍布于有人烟的地方,凡祈晴雨,救水旱都可以祭之。后来数家置一社的制度消灭了,而神却保留下来,成了农村随处可见的土地公了。土地是诸神中最小的等级,其司职也从止旱止雨延伸为在暗中考察人之邪正善恶的小神。土地神也和城隍神一样,以鬼之灵者当之。韩愈、沈约、岳飞都曾被奉为土地。

  土地的信仰,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地方吏治的补充,即村长,活着的村长解决不了的事,土地可以解决,村长不知道的事,土地可以知道。人死了要到土地庙报到,在未去城隍庙之前,家人要去“送汤”。现在还保留着人死了要“送汤”的民俗。所以土地不过是封建政权借以约束人们行为的偶像而已。
自从有了火,火与炊也就成为人们在生存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远古时代,就有对灶神的信仰,称之为“先炊之人”。因为在古代部落里老年妇女负责烧火做饭的工作,所以以老妇为祭祀对象,大概也由于离不开火,灶神与火神也混到一起了。因此以炎帝或祝融这两位主火的神为灶神。大约在殷周时代,有“王为群姓立七灶”之说,其中祀灶列于七祀最后。庶民可以立一祀,或祀社,或祀户,可见自古以来家家都信奉灶神。后来国家祀典中又有五祀之说,即门、行、户、灶、中溜,以五官之神,即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配食。大概国家祀典以祝融为灶神,而寻常百姓家祀灶还是保留着上古老妇之祭的遗俗,祀的是一位“状如美女”的灶神。

  到了汉代,祀灶成了求神仙的方术,并且和古代司命之职能合在一起。古代传说灶神于晦日归天,言人罪过于天帝,大过夺纪,小过夺算,也就是减寿三百天或一百天。这时灶神也就成了居人间伺察小过以遣告的神,同时也变成了男神,有姓有名,有妻子儿女。

  至于灶神的姓名也有许多说法,有说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博颊;有云姓张名单,夫人字卿吉;有曰灶神为火之精宋无忌。在北方多数人说灶神是张郎,有两个妻子,一是丁香,一是王海棠,他们之间还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故事,可见关于灶神的传说是很多的。到后来,人们只知道供奉灶神,惟恐不虔,生怕把自己的丑事告上天庭,也顾不得灶神到底姓甚名谁了。

  到了明清时代,称灶神为灶君或灶王爷,是每户中普遍供奉的神,祭祀也就是家庭中最隆重的大事。除每月一祭外,最重要的是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灶王爷要上天过年(有的地方腊月二十四日),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中家庭所发生的大事和一年的收成好坏,以及风调雨顺的情况。这一天要贴灶马,灶马就是一张画有灶君及夫人的画,上边有二十四节气,最上边才是灶马。画的是灶君骑马要上天了,在烧灶马之前要摆上水果、酒、糖块,还有灶君上天的马备草料,在灶马两边分别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府降吉祥”的对联。送灶神上天时要放鞭炮,说些吉庆好听的话,嘱咐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来时带回明年的好收成。在南方还弄一些酒糟涂在灶门上,称之为醉司命,让他喝醉了上天为家庭多说些好话。然而奇怪的是,祭灶时妇女不能参加,祀灶的供果女孩子不能吃,这是一种禁忌。其它的禁忌还有:壬子日不得祭祀,此为灶君的忌日;五月辰日以猪头祭灶令人家治生万倍;用犬祭灶则家族凶败;以黄牛祭灶则使子孙兴旺;鸡毛入灶中,会遭致非常之祸;犬骨入灶中,家出狂子;正月己巳日以白鸡祭灶,宜蚕;四月丁巳日祭灶,主百事大吉,等等。越是重要的事物,各种禁忌也就越多。灶君是家庭的主神,要靠他带给一家人的平安与幸福。当然在平日事事要小心,因为有灶神在监督着家庭中每个成员。

  近年来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在农村又兴起了祭灶,但只有在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神上天,仪式很简单,也没有什么禁忌。据说在我们日照某地方是在腊月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传说因灶神的家务事没有处理完,上天时误了一天。这些迷信的东西,在人们的头脑中渐渐地遗忘了,上一代不传,下一代也就不再信奉了。正月初七日是接灶王回府的日子,也有一套简单的仪式。因为这是迷信,是过去统治阶级为约束庶民百姓所采用的一种统治手段。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再搞老一套,是一种庸俗,是无用之举。

民间习俗推荐


民族风情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