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文化万象 > 正文
中国艺术家用新媒体语言诠释传统文化
来源:新华网    作者:林起贤 任沁沁    类别:文化万象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一幅莲叶田田、蛙声处处、恬淡静谧的国画呈现在一个感应装置上,每当有人走近,鸟的惊啼就自动变成一声声清亮的蛙鸣。

在艺术家郭飞的多媒体绘画作品《可以听到的寂静》中,由于传感技术的应用,欣赏者可与多媒体装置进行互动。传统国画与多媒体装置结合,使欣赏者对传统国画呈现出的气韵有了更立体、更多维的体验。

录像、计算机、网络、虚拟互动、系统集成、传感技术等当代数字媒介技术,与大象无形、和谐相生的东方传统精神,正在中国艺术家的创作中实现融合。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独立策展人吴秋龑告诉记者,尖端的数字技艺承载起了古老的东方气韵。 

他解释说,以前的艺术观赏都是静止的、被动的,而新媒体艺术综合不同媒体的特点,又加上虚拟技术、感应技术等,使得艺术欣赏变成一个可以互动、可以参与的过程。

以尖端数字媒介和技术作为载体的新媒体艺术,是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了多种媒体介质的新媒体艺术,可以使欣赏者综合不同的感官体验,并可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

正在北京举行的首届798多媒体艺术节上,高鸣、马小雨的作品《自然·人 RB·G》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投影仪在屏幕上打出红、蓝光域,二者象征一阴一阳构成和谐相生的自然。当人走近屏幕,屏幕上就会出现绿色,打乱红蓝光域的平衡;当人离开时,绿色消失,红蓝光点又重新环绕在一起。

“绿色的光象征人的力量,它强大得可以从自然中独立出来与其分庭抗礼,打破阴阳。但是当人消失时,自然是可以凭借自身力量重新恢复平衡的。”马小雨介绍说,中国自古以来和谐共生的思想,通过作品得到最好的诠释。

中国艺术家在利用当代数字技术语言进行创作时,并没有盲目地模仿西方,而是回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新媒体延展的可能。

“在当今现代文化中,古文明的身影变得单薄,很多人无法理解其内在含义。而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已经悄然渗入大众生活。”吴秋龑认为以当代的媒体语言整合传统精神是一个很好的趋向。

中华全国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韩峰认为:“中国艺术家自觉地表现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大势所趋,不是当代艺术领域中的独特现象。”

中国传统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重新激活早已形成一股风潮。中国象棋棋盘、孙悟空、中山装、传统戏曲、禅宗偈语、字帖碑拓、汉字水墨……掀开历史的尘封重新涌进公众的视野。

近年来,“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的“三古三新”在流行乐坛刮起一阵“中国风”。在电影界,《卧虎藏龙》《英雄》用电影手法传达出中国传统的侠义精神,一方面应用现代科技,营造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但在造型、色彩和构图上吸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特点,营造出虚无相生、空旷深远的意境。

无论是传统图案、民族符号等传统文化中“形”的直接应用,还是用新的艺术语言对传统文化中的“神”的传承,都是中国艺术家对传统情结的用心表达。

798多媒体艺术节总策划、当代艺术家黄岩告诉记者:“当今中国充满激情与活力,艺术创作不局限于一种风格。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思想,中国当代艺术应该积极地整合东方文化资源,这是根本。”

文化万象推荐


综合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