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民族风情 > 中华戏曲 > 正文
晋剧
来源:中华五千年    作者:佚名    类别:中华戏曲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晋剧即山西梆子、中路梆子,也叫中路戏。因兴起于晋中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流传外地后,被称为山西梆子,后改称晋剧。中路梆子源于蒲州梆子,清道光、咸丰年间已盛行,流行于山西中部、内蒙、河北、陕西部分地区。发展过程中吸收晋中地区民歌、秧歌等民间艺术韵调,风格特具。

  晋剧的音乐风格高亢激越,又不失清新委婉。其唱腔包括乱弹、腔儿和曲子(即昆曲、越调等)。乱弹分为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倒板、滚白7种,每种板路又有如流水板(大流水、小流水、紧流水、慢流水、二流水)、腔儿(三花腔、五花腔、倒板腔、四不象、苦相思、“二音子”或鸣腔)等变化,演唱时,除“二音子”外,一般都用真嗓,吐字清楚,行腔圆润。

  晋剧传统的乐队由9人组成,旧称“九手面”,文场有呼胡、二弦、三弦、四弦,称“十一根弦”;武场有鼓板、铙钹、小锣、马锣、梆子。

  同治以来,晋中票号兴旺,商业繁荣,中路梆子也迅速发展起来,相继出现了上下聚梨园、小梨园、锦梨园、二锦梨园、万福园、小万福园、自诚园、小自诚园等著名戏班及孟珍卿(三儿生)、张锦荣(十三红)、乔国瑞(狮子黑)、王云山(毛毛旦)、王田桂(田桂子、正旦)、高文翰(说书红)等著名演员。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绥边区曾组成七月剧社、吕梁剧社、绥蒙剧社(后改名人民剧社)等红色团体,20世纪中叶是晋剧兴盛时期,相继出现了丁果仙、程玉英、冀美莲、牛桂英、郭寿山、郭凤英、花艳君等名演员。

  晋剧的行当有“三大门”(须生、正旦、大花脸)与“三小门”(小生、小旦、小花脸)之分,各行均有专工戏,其中须生的唱功戏《渭水河》、《大报仇》、《困铜台》、《斩子》、《芦花》;功架戏《出棠邑》、《临潼山》、《三劈关》;正旦唱功戏《白蛇传》、《假金牌》、《乾坤带》、《骂殿》、《教子》;大花脸唱功戏《明公断》、《九江口》、《沙陀国》;功架戏《海神庙》、《打渔杀家》、《玉虎坠》、《取洛阳》;武功戏《战宛城》、《白水滩》;小生唱功戏《告御状》、《双罗衫》、《火焰驹》、《忠义侠》;功架戏《长坂坡》、《伐子都》;小旦做功戏《梵王宫》、《百花亭》;功架戏《凤台关》、《游西湖》、《破洪州》、《双锁山》等等都是久负盛名的经典。

上一篇:二人台
下一篇:武宁采茶戏
中华戏曲推荐


民族风情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