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民族风情 > 民间习俗 > 正文
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
来源:中华五千年网    作者:佚名    类别:民间习俗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张恨水,1895年5月出生于江西广信,祖籍安徽省潜山县岭头乡黄岭村,原名张心远,后取南唐后主李煜《乌夜啼》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句中“恨水”二字为笔名。少时就读于南昌甲种农业学校、苏州蒙藏垦殖学堂,后因经济困难,回潜山老家读书,不久辍学,自谋生路。1918年,23岁的张恨水由老家到芜湖任《皖江日报》总编辑,此后在北京、上海、南京、重庆等地新闻界任职。1948年,辞去北平《新民报》经理兼副刊《北海》主编职务,结束了长达31年的新闻工作的生涯。

  张恨水既是知名报人,又是著名作家。两相比较,文学创作的成就更大。他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不起100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部分是中长篇,总字数近2000万言。《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八十一梦》等为其代表作。此外,他还有大量的杂文、散文、通讯、评论、诗词和一些戏剧、唱词、寓言、故事、游记等。全部作品在3000万言之上。

  张恨水天资聪颖,才思敏捷,且勤奋好学,忘我工作,具有可贵的敬业精神。在老家读书时,就以“少年才子”闻名乡里。他几十年如一日,如饥似渴,博览中外群书,人称“大书箱”。他一面刻苦学习,一面勤奋工作,无论在哪家报社,无论是担任社长、经理或主编,总是夜以继日地处理大量繁重的采访、编辑、校对和行政事务,经常工作到深夜两、三点钟。他工作再忙,但文学创作仍坚持不懈,每天写作的文稿常在五千字左右。从三十年代 起,经常同时为六、七家报刊写稿。百万言的《金粉世家》,在北平《世界日报》连载2196次,历时七年,只有一次因小女康儿病折,悲痛难已,搁笔一天。恨水先生自己说过:“我是一个推磨的驴子,每天总得工作,除了生病和旅行。我没有工作,就比不吃饭还难受。”报界称他是新闻工作的“苦力”,文坛称他是“徽骆驼”。

  张恨水从小 就受到传统的道德文化的影响,心地善良,为人正直,有鲜明的是非、善恶、美丑、爱憎标准,最重气节,最富有正义感。他的作品,多是表现对丑恶势力的强烈愤恨,对苦难平民的深切同情。揭露黑暗,诅咒强暴,鞭挞不义,为社会低下层“小人物”的不幸命运鸣不平,是恨水先生作品的基本思想倾向。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热爱祖国和人民。“九 · 一八”事变后,他亲眼看到侵略者的凶残,民族的灾难,国家的危机,一颗滚烫的爱国心,驱使他以笔“弯弓”,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洪流。从1932年起,他发表了一系列歌颂抗日英雄,鞭挞侵略者罪行和汉奸、投降派及大发国难财的贪官豪商丑恶行径的作品。他是中国文坛上写国难小说、抗战小说最多的作家。

  张恨水紧跟时代,精进不已,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五四”运动前,他是一位旧式文人,作品中才子佳人气味十足,是个“鸳鸯蝴蝶派”的“胚子”。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他睁大眼睛,正视现实。为了跟上时代,三十年代中期,他专程赴西北陕甘一带体验生活。他目睹西北人民在军阀混战、刀兵掳掠、官吏豪商榨取和自然灾害 的侵袭下,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思想上受了很大的震动。他说:“西北之行之后,我决不讳言我的思想变了,文学自然也变了。”由于眼界的扩大和世界观、文艺观的进步,同时也由于新文学运动对他的推动,他的创作思想产生了巨大的飞跃,进一步向新文学靠拢,终于实现了从趣味主义旧文学向现实主义新文学的转变。张恨水对中国现代文学一个突出的、独特的贡献,是致力于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改良与革新。他的作品,反映现实,叙述人生,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侵略、反强暴、反黑暗、追求民主、自由与光明的进步思想倾向。即使是言情小说,也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有其深厚的思想内蕴。他的作品,融思想性、趣味性、通俗性于一炉,俗中见雅,雅俗共赏,走出了一条民族化、大众化的创作道路。他以自己的卓越成就,在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提高了中国通俗文学的水平,延续并拓展了章回小说的生命。文学泰斗茅盾说:“运用章回体而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张恨水的作品,以其惊人的艺术魅力,赢得了海内外广大的读者群。老舍先生说张恨水“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当代研究者认为,张恨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成就卓著的章回小说大家,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通俗文学大师。

  张恨水生前,受到党和政府的热情关怀与鼓励。1942年秋,周恩来同志在重庆接见《新民报》工作人员时,张恨水在座。周恩来说:“同反动派作斗争,可以从正面斗,也可以从侧面斗,我觉得用小说的体裁揭露黑暗势力,就是一个好办法,也不会弄到‘开天窗’。恨水先生写的《八十一梦》,不是就起了一定作用吗?”1945年秋,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时,经周恩来介绍,毛泽东同志接见了张恨水,长谈两个多小时,握别时,毛泽东将延安土产的呢料和红枣、小米送给张恨水,张恨水全家深受感动。1949年7月,张恨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由中央人民政府聘请他为文化部顾问。1956年1月,张恨水列席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时,第二次与毛主席握手言欢。1959年9月,张恨水先生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
1967年农历正月初七,张恨水因发脑溢血在北京逝世。

上一篇:生产习俗
下一篇:鲍叔牙
民间习俗推荐


民族风情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