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民族风情 > 中华戏曲 > 正文
闽剧
来源:中华五千年    作者:佚名    类别:中华戏曲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闽剧发源于福建闽海一带,一般叫做“福青戏”,是福建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福州市及闽中、闽东、闽北等福州方言地区以及台湾、南洋等地。唐代,福州就有歌舞百戏的演出。南宋时,南戏《张协状元》采用福州民间小调《福州歌》和《福清歌》作为曲牌。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且福州方言戏曲亦逐渐兴起。清光绪初年到辛亥革命前后,福州的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开始互相吸收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互相移植上演剧目,彼此渗透,融为一体,发展成为“闽班”。1924年,郑振铎先生将《紫玉钗》等送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正式以“闽剧”取代了旧时“闽班”之称。

  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兴盛时期,出现了“三乐(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一旗(善传奇)两头羊(赛天然、庆乐然)”等班社,涌现了郑奕奏、曾元藩、薛良藩、马秋藩等“四大名旦”,陈芝卿、傅亿侬、黄荫雾、林依豹、林芝芳、黄铭卿等也红极一时。武生陈春轩(艺名“嘉宾弟”)吸收京剧武打技艺,创造一套独特的武功,其代表作《八大锤》,1934年曾由福建民众教育馆拍成无声电影。陈春轩饰陆文龙、唐秀山饰金兀术、赵长顺饰岳飞、武丑程利斌饰马夫,林赶山、林云玉、陈春利、林厚棋等饰四锤将。那时,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新国风等班社还赴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演出,深受欢迎。

  30年代,上海益闻书局出版许多闽剧曲本,香港百代、高亭、联星等唱片社灌制了许多闽剧唱片。如郑奕奏的《孟丽君写批》、《黛玉焚稿》、《孟姜女》、《孤儿血》、《卿之苦痛》《百蝶香柴扇》;傅亿侬的《王昭君》、《刘智远》、《玉堂春》;林芝芳的《妙善哀史》、《窦氏女哭五更》、《嘉桂岭》;林依豹的《苏东坡游赤壁》;黄铭卿的《王莲莲拜香》;林亿媛的《劝同胞勿忘国耻》等。

  “七·七”事变后,福州舞台上宣传抵御侵略、鼓舞抗日斗志的闽剧演出风起云涌。首先是剧作者拿起笔杆当刀枪,纷纷编写歌颂爱国主义的古代剧和揭露日寇暴行的时装戏。有剧作家林舒谦的独幕话剧《喷火口》、《毒》和三幕话剧《战》及大型闽剧《思儿亭》;郑如秋的《壮烈牺牲》、《黑衣人》;严天铎的《马占山》、《夜光杯》、《民族之耻》;林飞的《象园与金门》等。当时,陈春轩演出的《八大锤》,黄荫雾演出的《戚继光》,陈杏芬、林赶山、萧梦尘、黄荫雾合作的《夜光杯》等剧,轰动榕城。“福建梅兰芳”郑奕奏与著名表导演艺术家晋响亭,受聘到福州公余闽剧社教授女演员林琼、金谷兰演唱《芙蓉恨》和《醉生梦死》等戏。每逢纪念日、游园会,他们就在“新生活促进会”礼堂义演,捐献寒衣,还在新舞台为“福州抗敌会”义演。黄荫雾还应邀到协和大学,为师生导演抗日救国小戏《到民间去》。须生陈开明在演出《火烧连营》中,插唱一段“卢沟桥事变”唱段;武生詹传顺誉称为“闽剧美猴王”,在演出《少林寺》时有一段宣扬爱国忧民的念白,还用《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作吟串。生角名宿李小白每演一场戏,均在台上加唱抗日歌曲《松花江上》。名丑林仁、石务世还联袂演出《福州时事》,揭露日本侵略军轰炸福州王庄的罪行,在福州城引起轰动效应。

  建国后,闽剧获得新生。1952年,《钗头风》(赠钗、泣别)晋京参加全国首届戏曲观摩大会,李铭玉(饰陆游)获一等演员奖,郭西珠(饰惠仙)获二等演员奖。1954年,发掘整理的《炼印》参加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林舒谦获剧本奖,晋响亭获导演奖,林赶山(饰杨传)、林务夏(饰李动)获一等演员奖;唐秀山(饰黄卞)获二等演员奖。1955年,该剧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艺术片。

  闽剧的音乐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等组成的。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其特点是高昂激越,朴实粗犷,但也有细腻柔婉的唱腔。闽剧的曲牌大部分从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昆曲衍变来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阳腔的特点,即“一唱众和”的帮腔和“夹滚”。

  闽剧的角色分行,早期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俗称“三小戏”。后来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渐趋完整。

  闽剧的传统剧目有一千多出,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或古代传奇、杂剧。《炼印》、《紫玉钗》、《荔枝换绛桃》等传统剧目,从1953年到1964年,福州闽剧界创作、整理了《荔枝换江绛桃》、《陈若霖斩皇子》、《双玉蝉》、《贻顺哥烛蒂》、《六离门》、《夫人城》、《闹灯会》及现代戏《九命沉冤》、《海上渔歌》、《红桥》等。

  “十年动乱”中,闽剧受到严重摧残。闽剧名家林芝芳被迫致死。刘小琴在家糊火柴盒,每天挣八角钱。李小白去拉板车……

  20世纪80年代后,闽剧团重建,又上京城,再进中南海,登上世界舞台。《洪武鞭侯》、《林则徐充军》、《魂断燕山》、《天鹅宴》、《丹青魂》、《御前侍医》、《拜石记》等剧目有全国影响,许多演员荣获国家级大奖。

上一篇:平讲戏
下一篇:汉调桄桄
中华戏曲推荐


民族风情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