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民族风情 > 民间习俗 > 正文
老北京的丧仪全过程
来源:中华五千年网    作者:佚名    类别:民间习俗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灵堂设置和祭奠 人死后的停丧日期因家境不同而有长有短。除"四天接三五天埋"和极贫之家不计时日外,有七天、九天、十一天、十三天和三七、五七、七七(四十九天)种种日期,都是三日接三,出殡前一天伴宿,其中念多少棚经是随便的。早年人死后很少借庙宇移灵办事的,都是在本宅搭棚办事。人死的当天一方面准备棺殓,一方面就招棚铺搭棚。搭棚是平地立杆,顷刻便成楼台,和杠夫抬杠全是北京特有的技术。所搭的棚按不同季节区分质料:冬日搭"暖棚"、"布棚";夏日搭"凉棚"、"席棚",凡四面上一半玻璃的叫做"玻璃棚"。以形式分:大富之家可搭"起脊棚"、"三殿两卷、"一脊一平棚",有脊棚只能用在丧事上。中等人家都搭"平棚",上素玻璃。下等人家好的可以搭"一撒竿凉棚",次的只能支"布帐子"。丧事灵前应有"月台",并有头二三号之分。头号月台上有天井,可以由前、左、右设阶,二号稍小一点,三号设天井,只前方一阶。

  穷家没有月台,可以平地安栏杆,再穷连栏杆都可不用。有身分的人家,棺木例加红锦"落地罩",左右设幔帐,由外看不见守灵的丧家妇女。灵前扎素花灵帏,前挂白布灵帏,棺前设红锦大坐椅,椅前设灵桌,桌上设"闷灯"和五供。旗籍世家还在桌前设矮桌,上放"锡奠池",池左设"执壶"和"奠,备来宾奠酒致祭。如遇皇帝赐奠或尊长上辈致奠,即改设高茶几,以便立奠。汉人不设奠池,体统的人家设高茶几,预放香炉燃炭,备檀香,为来宾拈香致祭。次一等的即在五供内高香炉中放五炷高香或白速定,白纸黏妥,来宾举香后,仍插入炉中。月台中心设蓝布拜垫,上罩红毯,表示丧家不敢请来宾跪素垫,而由来宾自行揭去红毯以示谦逊。

  接三 人死三朝,谓之初祭。习俗以亡人三朝必在望乡台上瞻望家中,所以三朝祭祀亡人,希望亡人尚飨,所以称"接三"。因必须送焚冥器,所以又称"送三"。接三本日,大户人家门外设对锣、对鼓或单锣、单鼓的"门,另在大门设梆子(即古代的"云板"),二门设□并站立回事人员,谓之全份。另在月台旁设置"清音"一部助哀。中等人家只有门吹、清音;中等以下人家就只有门吹了。中上人家的门吹都是一早就来,谓之"早上鼓",等而下之是"午上鼓"、"晚上鼓"。

  接三之日来祭吊的客人、至亲好友应在上午,稍远一些的戚友多在下午。主人例备"炒菜面"款客。炒菜面就是炒几盘菜(以四盘为多数,也有六盘八盘的),另做打卤面条果腹。早年极富人家也不在接三之日预备全席,因人生的三面(初生时的洗三面、生日的寿面和死后的接三面)例不能少。入席时茶房必高声喊:"诸位老爷避屈啦您呐,改日造府道谢啦,请诸位大驾送三啦您呐喊得非常清脆可听,在没有一句命令式的话中,透出命令式的意思,所以茶房可谓北京一绝。当来宾到门,门吹必然打鼓,外场人多半喊一声:"响响鼓您呐!"于是男客三声鼓加吹大号,女客两声鼓加唢呐,大门梆子听见即连响四下(四下为哀音),二门的□也跟着敲四下。客到内门,回事的人在头前飞跑,高喊:"某老爷到","某太太到",门吹大锣随在客后敲响,来宾不必投刺。客至拜垫应奠酒的,即由本家奴仆执壶斟满爵内递给来客(其实壶内是凉水)。

  客人双手举过头后,以左手端爵盘,右手执爵耳,洒入奠池中少许,递还执壶的家奴,随着叩首。奠酒全在"率劲",叩首也要下深起而腰直,绝对冠冕体统。当来客下跪后,门吹响锣一声,门外吹打,月台旁清音随也吹打,清音只是吹那《哭皇天》一个曲牌子,声音细细,堂鼓冬冬,真有个凄惨味儿。清音是连续吹,大锣是每叩一头打一锣,直到叩毕起立,大锣再打一声,清音和门吹一齐停止。汉礼虽不奠酒而捻香,门吹和清音也是同样吹打。世家府第多在灵前灵后各设奠池,男客在灵前叩祭,孝家男丁在灵后左侧陪祭,女客在灵后叩祭,孝家妇女在灵后右方陪祭。满族妇女叩首礼,跪的时候不似男子腰板直立,而是坐在脚上,由女仆执壶,叩"鞑儿头",即头向右前倾,以右手指尖摩两把头右翅。

  来宾叩祭起立后,即向孝家跪首位的见礼,来宾作揖或请安,丧家叩首(陪祭诸人同叩首),来客交"折祭"封套,少慰问几句退出。接三之日,来客除应交赠代替楮箔的折祭外,还有送礼的,除近年才有的花圈花篮以外,以礼幛为大宗,挽联也不及近日的多。至亲还有送"灵人"、"松枝鹤鹿"、"松狮"、"松亭"的。满蒙八旗世家多以送"饽饽桌子"为最隆重。所谓饽饽就是满汉饽饽铺所定制的"七星饼"。七星饼色白,上有小孔,只七成熟(但丧家事后赠送亲友,烤焦味美异常),放在买来的矮桌子上,五个一层,每层几十份,上架红油木板,共架七层九层不等,最上层放假花花盆、面鲜等物。饽饽桌子赠送既多,排列也要以关系远近来区分。

  接三以前例不供饭,在接三供早饭以前,必须先"开烟火",由亡人亲女出资置备"什锦盒子"一个,经三行吹打后,上供,叩首,举哀,谓之开烟火,就是《礼记》所谓"饭生苴熟"的"苴熟"。开烟火后,亡人方能享受肴馔,于是开始供饭,来宾的开席用饭,必须在开烟火以后。

  在用晚餐前后,蒸锅铺送来"斛食"供于灵前。斛食是用木制的一座方塔形状,高三五级,底层正面画刻成抠钉兽环的门样,每级围绕插着"江米人",最上级立一旗竿,竿前置多层荷叶蒸饼。送三之际,江米人为亲友分有,名为"抢江米人",荷叶饼留作晚间"放焰口"施食的"法食"。同时经绸局搭经座,大族人多用"托子" "莲花座",中等人家用"鬼脸座"。有托子的,多半伴宿有经。"鬼脸座"系用油桌砌成,上搭经绸,这种经座多半没有伴宿或伴宿没经。贫家就没有经座,而用"地摊"了。

  冥衣铺在此时进烧活--冥器。

  接三烧活,按规矩只应有车马一份、杠箱四只,稍富人家可以添糊跟班顶马,多加几只杠箱。车用活轱辘车,马用菊花青骡子就足够了。以先没有在接三多糊冥器的,近年就随便摆阔了。如系妇人因产病死的,多添糊一只黄羊,也有在牛前加糊一个纸盆的,表示令牛代喝妇人所费秽水。及至和尚仆辈"进鼓,陈设法器,悬挂大士三化身圣像,就离送三不远了。在晚席吃完,或因时间已晚,末巡席未完时,如丧家不再候等至戚,和尚即上座,一面喊"拿烧活",一面请来宾点香,每人一股官吊香。因时已黄昏,借此照路,以代火把。近年多用纸灯笼,以前只大族能用。和尚在座上吹三通,打三通,念三通,即为完毕。下座,换袈裟,执法器,等来宾已出门外,丧家跪满灵前,一声"师父点鼓",登时"气死风灯"前引,鼓手吹起大号,来宾分两行随行。丧家也在点鼓时大声呼叫号哭,和尚在丧家后面两行跟随吹打放正"僧人执手鼓或龙头香殿后。有番(喇嘛)、道、尼送三的都在丧家前面,和尚永远是在丧家后边。丧家妇女和女客不送三,只送到门跪哭一番。送三到焚化烧活地点,丧家跪好即举火焚烧冥器,不回去的来宾至丧家前告辞,或揖或安,丧家皆还以一叩首。烧活焚完,来宾走净,鼓乐声停,丧主回家。进门后仍跪在灵前一哭,妇女同哭。哭止,丧家用饭,就静候放焰口了。

  接三焰口 北京丧事,最重接三,所以除极赤贫人家以外,小的也要来个"光头三",大的用"音乐焰口"、"传灯焰口"、"对台焰口"等,可说无尽无休。   和尚念经放焰口,有"官经"和"音乐经"之别。官经法器没有笙管笛,只手锣手鼓,并不热闹,近年几乎都成音乐经了。焰口是瑜珈宗召魂施甘露法食的仪式?本有赈济鬼魂的意思。传灯焰口是由经座前拴到灵前两道老弦,上系小布人,布人手执灯盏。由座前系一道弦,布人将灯送往灵前,由丧家跪接,经亲丁传递绕棺,由另一道弦将布人扯回,循环不已,名为为亡人免罪。送三后,天交初鼓,和尚遛

上一篇:正定民间花会
下一篇:石家庄服饰习俗
民间习俗推荐


民族风情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