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文化万象 > 正文
史学家眼中的抗战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佚名    类别:文化万象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他,田酉如,心中始终盘旋着一个问题:整个山西抗日战场究竟是一个什么场景?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以大学生身份对200多位老干部进行了“地下采访”。之后数十年,探究的脚步从未停止,著成《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在他眼里,抗战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们,我省抗战口述史课题组,在半年的时间里,足迹踏遍山西,寻访一个又一个的抗战亲历者,搜集了数百万字的史料,最终整理成书。通过他们的努力,读者得以触摸到比官方史料更加翔实生动的民间记忆。

  45年研究清晰呈现历史

  田酉如,66岁,省委党史办公室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个人出版和主编了多本有关抗战的专著。如今仍然工作在党史研究的岗位上。

  从1965年开始,他走进历史研究的海洋,45年来拿着笔记本、端着相机,走遍太行山区的村村寨寨,采访不计其数的抗日战争亲历者,目的就是用实地实证的方式将这段历史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学生时代,采访“牺盟会”成员

  1965年,田酉如考入山西大学政治系,一个交城山村走出的学子第一次迈入大学的讲堂,他渴望大量汲取知识,以解答在偏僻山村时脑中时常冒出的一些问题。“当时听村里老人讲抗战的故事比较多,但都是片段式的,我总有一个疑问,当时整个山西战场究竟是一个什么场景?”

  但第二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切断了他从学校获取答案的渠道,派系争斗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也改变了一个学生正常的学习轨迹。“当时全国大串联,我时常坐火车去北京,采访一些被打倒的老干部。”他说,原先山西牺盟会的成员,限于当时条件不少专访都是“地下进行”。

  采访牺盟会成员、文革前任国家农业部部长的廖鲁言时,采访地点就在廖家地下室,因为地下室没有灯光,只有坐在不到一尺宽的窗子下,借着光一笔一笔记录着。“当时真是独家专访,我们两人吃住在地下室,每天廖夫人送饭,采访了足足5天时间。”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以学生身份采访了200多位老干部,完成了数十万字的笔记,仅采访笔记就装了整整一麻袋,成为“牺盟会”平反的重要史料。

  7年研究,翔实展现太行革命史

  三中全会之后,1979年我省召开“山西省社会科学规划会议”时,当时已经分配到晋中地委宣传部工作的田酉如,直接找省委领导,请示能否启动“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研究”。

  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田酉如表示,太行革命根据地不仅是全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还因为这片土地孕育了巨大的能量。数据显示,在日军围剿和封锁的情况下,太行革命根据地不但没有消失,还在一步步壮大。“去过麻田和锡崖沟的人都知道,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多么恶劣,但在当时环境下我们的军队顶住了压力,越发壮大,背后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他说,当时项目受到省社科院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而作为主要研究者的田酉如也从晋中调到省社科院历史组,随后项目也成为国家重点项目。

  在走访200多位老干部,走遍山西、河南、河北40多个县,采访无数老战士、老“支前”的基础上,1986年《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成稿,邓小平亲自题写书名,薄一波作序。

  这部《太行革命根据地史稿》被认为是当时最全面、最翔实展现太行革命根据地全貌的作品,随后成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建馆时重要的史料来源。

  历史的“根源”在于大众

  田酉如表示,世界上研究“中国抗日史”仍然很热,研究范围也从全局扩展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通过关注战争中的个体,诠释一个时代的特征。有人把这个概念总结为“微观战史”。

  他说,原本的历史研究注重上层,但历史的“根源”在于大众,低端史料的积累对于还原历史真相有着基础的作用,特别是那些位置很低的“三亲”者(亲历、亲见、亲闻)的讲述。

  尽管已经过了退休年龄,但田酉如还是坚持工作,目前正在编撰“彭真传”。他表示,抗战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山西抗战史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东西,比如根据地社会史、文化史、经济史等,需要更多学者深入其中,通过走访事件亲历者、探求事件成因等方式,让后人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山西抗战。

  寻访1500人整理口述史

  2004年10月底,我省成立抗战口述史课题组。课题组有15名成员走访了1500多名抗战亲历者。随后,精选了其中665人的口述资料,整理成100万字的《山西抗战口述史》。

  8月31日上午10时,山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雒春普和董永刚两位专家准时在办公室等候记者,他们都曾参与口述组工作。今年56岁的雒春普是当年山西抗战口述史课题组的副组长,也是参与口述调查走访成员组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寻访百姓心中“记住的过去”

  “当时,从11月出发到次年3月结束,我们的工作时间主要在冬天,所到之处有很多比较偏远的村落,交通条件和气候条件异常艰苦。但是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着我!”雒春普认为,那次关于抗战口述史的资料调查收集让她触摸到了历史背后的历史,搜集了比官方史料更加翔实生动的民间记忆。“这种记忆是立体的,它不是关于战争的简单再现,而是民众苦难、全民抗战的集体记忆。它是‘真实的过去’,也是百姓心中‘记住的过去’。”

  课题组分5个小组,雒春普主要走访晋西南。在河津某村,几位老人回忆起了当年的场面:日本人挑选了21个男丁当日军新兵的刺杀靶子,刺杀不成功的活人靶子会被砍头。一个小男孩从死人堆里抱着一个人头喊,“妈!这是爸爸的头!这是爸爸的头……”提起那段历史,老人们个个记忆犹新,经常说着说着就泣不成声。雒春普说,过去有很多人将抗战史定义为英雄史,但是,越来越多的史学研究表明,抗战胜利的源泉在于民众的力量,军民一心才能抗战胜利。老百姓几百万字的口述实录表明,亡国奴是万万做不得的。忘记历史就要挨打!

  让更多人了解历史和铭记历史

  在进行抗战口述史采访之前,董永刚一直从事古代史研究。那次走访让董永刚深深被触动,使他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段采访不分白天黑夜。百姓们很热情,将抗战期间保留下来的老物件、老照片一一展示,抗战过程中,基层民众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敢以及凝聚力深深感染着我。”

  灵石县有位70多岁的退休老人张先生,他讲述的一个片段让董永刚记忆犹新:日军在城墙内外设了岗哨,要求进出的人们都必须接受检查,并给站岗的日军鞠躬问好。当时张先生是个不满十岁的孩童,因为拒绝给日军鞠躬,被一个士兵提着小辫子打。路过的百姓看到了,都纷纷停下来呵斥那名士兵。渐渐地,大家的呵斥声连成一片,迫使一名日军长官出来,当众责罚了那名士兵。“采访中,张先生对那个场景印象深刻。在那种危难关头,群众中迸发出的正义感和凝聚力就是民族的希望。”“老百姓的粮食被日军糟蹋了,八路军部队省出口粮给百姓当种子;收获后,百姓拿出自家粮食供养军队。部队和百姓们相互掩护着进攻,撤离……百姓记忆中的这些例子数不胜数。”董永刚说,这些历史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让他坚定一个信念:必须将更真实立体的历史还原出来,留给后人。“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历史和铭记历史。”

  -抗战口述史课题组工作概况

  课题组有15名成员,主要依托山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专家们,同时吸收了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长治学院的几位史学教授。在全省范围内寻访了1500多位亲历、亲见、亲闻抗战过程的老村民、老战士、老民兵、老教员、老医卫、老干部、老妇救会员,对1937年至1945年期间山西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风俗、生态、卫生、宗教、灾荒等进行全面调查访问,其中75岁以上的受访者占到82%。调查组最终形成原始文字资料400多万字,图片5000多幅。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岳威 王芳 实习生 言丹丹

  摄影:本报记者 武六红

文化万象推荐


综合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