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文化万象 > 正文
60年流行语那些曾经的时代年轮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佚名    类别:文化万象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60年,对一个人来说,岁月足以苍老了容颜,对一个国家来说,时代已经跨越了新生。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流行语,它们记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60年的流行语,或浮光掠影,或刻骨铭心,如同人体内的神经,传感着国家、社会乃至个人在各个时期发展的“体征”,成为时代的年轮,镌刻在每个人的肌理里,历久而不磨灭。

  五十年代——

  新生之际的激动与冲动

  50年代对共和国来说,是一个新的开端,“同志”、“统一”、“改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流行语主宰着整个社会,交织着共和国新生之际的激动与冲动。

  “同志”:建国初期,“同志”一词来源于苏联,意思是拥有共同志向的人,这个共同志向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老同志”、“小同志”、“女同志”、“男同志”、“领导同志”、“解放军同志”……那个年代,人们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雨露之中,无论彼此相识还是陌生,见面一声“同志”,带着特有的温馨和亲切。即使是爱人,也称为“同志”,青年男女写起情书来,往往以“某某同志”开头,结尾还要表决心:“向某某同志学习,共同进步”。无锡宜兴市收藏家储敖生先生收藏了大量婚书,五十年代恋人之间赠送的照片、礼物、信件,一律以“同志”称呼。在“同志”流行的同时,“先生”、“小姐”、“太太”、“阁下”、“家父家母”、“令尊令堂”等流传了数千年的称谓暂时退出历史舞台。这从储敖生的婚书藏品中同样可以看出来,1949年之前,这些称呼还历历在目,建国后就销声匿迹了。

  有人说,“同志”可能是中国最流行的流行语了,到了21世纪的今天,“同志”的称呼还经常见到,只是范围大大缩小了,只有在一些很正统的场合,比如说,领导开会讲话,往往喜欢用“同志”作为称呼。网络时代,纸质信已经很少了,偶尔,收到一封信,信封上突然见到一个漂亮的“同志”,带着遥远而郑重的气息。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文化气息。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五十年代初,毛泽东主席为苏州小朋友陈永康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此,这句话进入整个教育系统,并很快渗透进社会各个层面,中国几乎每一间教室的黑板上方,都张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今年70岁的姜宁,还记得1950年在老家淮安农村上小学的情景:用土坯堆起来的破败教室,张贴的第一张标语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次,他没有好好听课,老师突然大喊一声“站起来”,拿起教鞭,严厉地指指黑板上方,并让他大声朗读三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即使到现在,走进很多学校的教室,还有红色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标语。这个流行语始于政治,但在流行过程中,体现出强大的普适性,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如今,一些网友的网络签名,用的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正所谓越“传统”越现代。

  六七十年代——

  文化革命的粗暴与扭曲

  在突出“政治第一,思想挂帅”的文革时期,除了毛主席语录外,一些特殊流行语在民间的传播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当时的流行语大多是口号式,很多被写成大大的黑、红体字,贴得满城都是,有些流行语更是在各种大会小会上,由会场专有的领号人在特定的时候振臂高呼。

  一是对领袖表达赞颂、祝福的。如 “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毛主席支持我支持,毛主席反对我反对!”、“把对毛主席的忠诚,融化在血液中,铭刻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等等,最为迷信的流行语还有:“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地步,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地步”、“毛主席著作,一天不读问题多,两天不读走下坡,三天不读没法活”。可见“文革”时期人们对领袖的虔诚和忠心。

  二是显示出强烈的阶级性和斗争性。最流行的是那句著名语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此外还有:“阶级斗争,一抓就灵!”、“要斗私批修!”“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踢开党委闹革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文攻武卫,针锋相对!”“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打翻在地,踩上一脚”等。

  在南京从事建筑行业的顾先生,今年40多岁,经历过“文革”末期,回忆少年时代,他说,那时,大一些的孩子,人手一把木头枪,“头头”还有红缨枪,大家聚集在操场上演练,“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声震耳欲聋。如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句流行语,已经变得那么遥远,偶尔有人用起来,那一定是为了调侃和搞笑。

  另外,“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等,如今这些看似平常、简单的口号,在当时每句话都曾在全国掀起一场又一场不息的波澜。

  八十年代——

  理想主义的激情与憧憬

  从“文革”中走过来的中国,开始拨乱反正,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到处充满了激情与憧憬。经济建设成为主旋律,流行文化开始崭露头角,一些流行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反映了人们的生活。

  “五讲四美三热爱”:1981年,团中央等9个单位联合倡议在全国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要“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要“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不久之后,又发起“三热爱”活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统称“五讲四美三热爱”,它们逐渐走进中小学教育,自然也就成了流行语。

  那个时代的学生,写作文离不开这样的主题:“那天我上学迟到了……因为我扶一个盲人过马路,盲人说:‘谢谢你’,我敬了个礼说:‘不用谢,这是少先队员应该做的’”,这就是典型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类小学范文。记者一位朋友当年上小学,在班上当学习委员,记得一次作文,叫“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没想到,全班40个学生,24个写到了这样的情节。

  “脱贫致富”:改革之初,“投机倒把”还很流行,随着劳动致富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生活水平提高,“个体户”、“万元户”、“小康”、“迪斯科”、“交谊舞”、“镭射厅”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国特色”、“脱贫致富”、“一国两制”、“合资企业”、“包产到户”、“转换机制”、“国优省优部优”、“公关”,这些流行语更充分体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这其中,最流行的可能就是“脱贫致富”了。有趣的是,消失了多年的“先生”、“小姐”、“女士”、“太太”等词汇逐渐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来。

  当年,几乎所有的报纸、广播中,“脱贫致富”成为绝对的流行语,穷怕的中国人,一心一意想过上好日子,抹平曾经的创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时,哪个村里出了个万元户,是一种光荣,万元户这个称谓既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也代表了当时生活的幸福指数,是人们追求物质生活最直接、最明显的目标。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1987年,歌星费翔在春晚上唱响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也许,那首歌激越的旋律,可以代表那个年代人们的心声,此后的几年当中,这首歌风靡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都点起了这样的“一把火”,把属于八十年代的激情和憧憬渲染得淋漓尽致。类似的流行歌曲还有《八十年代的新一代》等,同样是激情澎湃。如今,“一把火”已经显得有些遥远了,多元文化的时代,好像什么东西也无法占据绝对的主流。

  九十年代——

  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激荡

  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全面兴起,新流行语层出不穷:“爷儿托儿”、“腕儿”、“款儿”、“角儿”、“老板”、“小资”……部分地方流行语借助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强势升格为全国性流行语,外来新用语也为生活增光添彩,经济、娱乐、生活方面的流行语占据主导地位。

  “大哥大”: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哥大”、“抢滩”、“登陆”、“生猛”、“炒作”、“玩家”、“做秀”、“酷毙了”、“帅呆了”、“靓丽”、“人气”、“指数”、“打工仔”……不计其数的流行语涌入人们生活,互联网产生后,其传播速度更加迅猛,大大丰富了当代汉语。那个年代,大哥大自然成为身份和富裕的象征。小品里,农民当上了老板,也拿上了大哥大,让村里人投来艳羡的目光。现实中,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很多做起了泥瓦匠,每每有邻居问起,“你家孩子在外面做什么工作?”“在外面拿大哥大呢!”

  整体而言,流行语的兴起,与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的丰富,“第二职业”、“电脑”、“发烧友”、“因特网”、“伊妹儿”自然就出现了;“下岗”、“上岗”、“希望工程”、“弱势群体”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和经济变迁。

  “心太软”:90年代末,一首很普通、甚至于比较俗的流行歌曲《心太软》,带着世纪末的迷茫和伤感,竟然一下子唱遍大江南北。当年,大学校园里,到处可以听到大学生们扯着嗓子,唱起“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流泪到天亮,你无怨无悔的爱着那

文化万象推荐


综合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