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民族风情 > 传统节日 > 正文
基诺族节日—特懋克节
来源:中华五千年    作者:佚名    类别:传统节日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特懋克节,是基诺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由于节期在开春之初,又是全民族人民群众同时举庆,所以基诺族群众已把这个节日视为辞旧迎新的年节。

  特懋克,是基诺语,它的本意是“打大铁”,最初的特懋克节是打铁节,它是基诺族人民为纪念铁器的创制及使用而举行的节庆。民间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位妇女长期怀胎而不生产,直到怀胎时间满9年零9个月时,孩子才呱呱坠地。那孩子一来到人间,便变成一位手持铁锤和夹钳的壮汉,在村里安炉支灶,着手打铁。从此基诺人有了铁刀、铁斧,用上了铁质工具。人们为纪念这个历史性的变化,便于每年腊月过一次打铁节,使特 懋克节一直流传至今。

  从前的特懋克节虽然是基诺族全民性的节日,但节日活动都以村寨为单位进行,节期由各村寨的长老“卓巴”决定,因此节期并不统一,但节日活动内容大体一致。准备过节时,全寨住户共同按份凑钱,买好一头水牛,供节日期间开展剽牛活动使用。节日来临时,长老要组织群众上山挖一次竹鼠,把挖到的竹鼠献给寨内的铁匠,以此表达人们对铁器创制人的敬慕与纪念。

  节日活动一般要开展二天。第一天清晨,长老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用力敲击那只曾经为基诺族保留过人种的大鼓,发出节日活动开始的信号。听到大鼓的“咚咚”声,穿戴一新的男女老少,奔下竹楼涌向剽牛场。长老面对待剽的水牛诵念一段剽牛词,然后便指挥人们剽牛。手握竹剽的男子争相举剽投向牢牢拴住的水牛,要剽到竹剽扎入牛体,有鲜血流出,人们才欢呼雀跃地收剽宰牛分肉。牛宰好以后,要首先割出七份分给卓巴、巴糯、卓色、色糯、可补、补糯、奶奴七位称为“七老”的头人,然后再按所凑的钱均分成份,分给寨内各户。这天,人们还要宰猪杀鸡,备办酒宴,欢度节日。中午,各户家长要带上自家准备的酒、肉和菜肴,到卓巴家参加祭大鼓。祭大鼓时,鼓前的桌子上要摆上鸡毛、铁锤、铁钳、姜、芋头、鸡冠花、金盖花等。卓巴、巴糯、卓色、色糯、可补、补糯、奶奴七老依次而坐,念祝词后,卓巴敲响大鼓,并带领大家跳大鼓舞,唱迎新辞旧歌。傍晚,寨中七老相约到各家祝贺,分别与寨内群众进晚餐。是夜,人们又云集在卓巴家听歌手们唱送旧迎新歌、生产生活歌。男女青年在卓巴的竹楼附近载歌载舞,唱达通宵,舞至达旦。

  次日七老和寨内铁匠及他的徒弟,在群众的簇拥下到卓色家举行打铁仪式,寓意打好新刀、新斧准备投入春耕。仪式结束之后,人们便访友赴宴,开展打秋千、打陀螺、丢包、踩高跷等文体活动,尽情娱乐。

  由于特懋克节在基诺族中影响较深,并已相沿成俗,加之节期在冬末春初等因素,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于1988年将其正式定为基诺族的年节,决定在每年公历2月6日至8日开展庆祝活动。每年2月6日到8日,基诺族人民统一在乡驻地举行庆祝活动,中外游客、各民族代表也云集在基诺山,观看大鼓舞、剽牛、踩高跷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庆祝活动,并和基诺族群众一起演唱歌曲,表演舞蹈节目,和基诺族人民一起欢度佳节。节日期间的基诺山,歌如潮,花似海,欢声雷动,酒肉飘香,呈现出一派幸福、兴旺、吉祥和团结奋进的景象。

传统节日推荐


民族风情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