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艺术资讯 > 国乐资讯 > 正文
国乐资讯
林之源南宁赴雅集,抚琴赏清音
来源:当代生活报    作者:佚名    类别:国乐资讯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清风一叶,旧石闲钩。手试底,影侵眸,澹澹青波指缝流。”

  在南宁,会弹古琴的人很少,而弹得好的能把握其分寸之人那就更少了。应唐人文化“苍梧月”琴主刘旭之邀,已丑晚春吉日亥时有幸赴琴瑟雅座,才知道此处清音常洗芙蓉面,雅韵频成醉梦弦,且每晚聚集着一班古琴弹得好,还写得一手好丹青的年青人。傍伴青石铭刻记,斑竹饰灰墙,琴室含清音,古趣味润眼。诗歌云集,萧声阵阵,听,那水滴声,顺看烛光的跳动,伴随着荷叶池中闪烁,看,透过月色,窗外竹影摇晃,仿佛室内高朋满座,你挤我拥争先观望,醉人心弦。在当今社会有这样的风、雅、颂之盛,山人不敢相信在我眼前的是真人真事,真乃“竹斑穿石文雅轩,半垂帘幕苍梧月,潺潺斜风燕子归,雅韵频成醉梦弦。”

  “古琴雅韵,身心空灵。摸梧桐,操心弦,一弯冷月照寒窗。”

  当晚炎炎,心情未免浮躁。当琴声响起,顿觉身心空灵,一沏铁观音,身体猛然完全的延展开来,无比地舒畅,清香四溢。古琴的琤琮,伴以洞箫,声音浑然如天籁。山人于琴,只浅弹过古筝,更不懂宫商角的古谱了。除那著名的几曲能听出,其他的就难以辨白了。爱那古琴特有的音色,古朴,悠远。记得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古筝演奏就喜欢上了,拿铅笔盒做琴箱,当时的铅笔盒可是铁质的,再用几根橡皮筋崩在上面做琴弦,不同弦调成不同的松紧度,用铁制的钢笔帽将皮筋架起做码子,然后按,揉,抹,勾,托地瞎弹一翻,用卡式录音机录下,放出来一听还真有些神似呢。

  领会古琴的神韵多寡,要依听者而异了。古琴曲的依托,不仅要有音乐的鉴赏力,还要有多方面的修养做积淀。比如对史学的了解,对诗词的修养,对自然界的感悟等等。一张古琴涉及的美学范畴很广,存于浮云的飘逸,流水的灵动,高山的仁厚,梅的冷凝,茶的淡雅,禅的智慧……

  对于古琴,百人百样感受,就是同一人同一曲,在不同的心境,情境下听来也是大不相同的。总是要抱着宁静至远的心态,方能与它贴得更近,融会的更深。那在宦海,商海,孽海中盘恒过久的不得脱身的人来听古琴,耳会欠聪,眼会欠明,神会欠灵,心会欠衡。淡然雅韵博古今,劝君更听。

  过去几十年,心想琴、棋、书、画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什么地位?如今逢春风文化复兴,对艺术中认识书画之人亦时有人在。但一心潜入古琴、书画中,以古代文人“琴、棋、书、画”作为艺术生活的年青人来说,那是人们难以想都不敢想的事。我国著名古琴大师徐元白先生及夫人黄雪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哪个地方有琴声,此地必安宁,哪个地方藏书画,圣地必辉煌”。 身在“苍梧月”中的我,确有邀锦瑟,唱雕栏,无声瘦月自清闲。帘中影对更前漏,谁把银缸照玉泉之感。在弹琴之余,通过对几十年泼墨、挥毫之感,随着一曲《潇湘水云》伴奏中,写下了“苍梧月”几个大字。 

  “生活艺术,艺术生活,常读书,勤收藏,察言观色半悟觉”。

  书画与古琴使人心静,经常出入琴室雅轩,经常与读书之人相伴,你会进入艺术的殿堂。温州的古琴老师黄德源先生说:“这样的生活即使每日不怎么出去交往,日子也过得很充实。”我想今天通过此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琴,了解书画,从中能体会实际上艺术的生活就在你身边,只是你没注意罢了。(林之源)

国乐资讯推荐


艺术资讯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