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艺术资讯 > 国乐资讯 > 正文
国乐资讯
海上何时再闻丝竹声
来源:新闻午报    作者:佚名    类别:国乐资讯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在首批公布的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上海的昆剧、沪剧、江南丝竹、锣鼓书等一批文化项目入围了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名字有些如雷贯耳,有些却相当陌生——无论熟悉与否,它们皆是上海弥足珍贵的文化家底,也是尘封百年的城市记忆。在本地几项文化遗产中,唯一入选的音乐类项目便是“江南丝竹”(与江苏共同申报),而这土生土长的江南民乐品种,却正遭遇着日益边缘化的困扰。

  传统民乐沦为旅游噱头

  江南丝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但若要真说出个所以然来却又让人为难,因为大多数年轻人只知道这是民族音乐中的一大流派,此外便是模糊陌生的浮光掠影。江南丝竹,在上海这座五方杂陈的城市里虽仍占一席之地,但要想听到原汁原味的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也绝非易事。在本埠星罗棋布的各类社区民乐团中,纯正的江南丝竹已难觅踪影,也只有在老城厢的旅游景点和市郊的风土茶馆才偶得一闻。

  很多已流传数百年的民间文化,主要靠师徒代代的口传心授才能延续下去;如若欠缺任何一环,便可能造成此类艺术的衰微消亡。因此,对于江南丝竹来说,要想继续保存下去,后继有人是关键。与锣鼓书、田山歌等地域性很强的艺术形式相比,江南丝竹的传人无虞,每年都有两三百位学生参加竹笛、二胡、扬琴、琵琶四大门类的考级,民间自发成立的丝竹乐团也常在社区茶坊穿插演出,但作为曾在江浙地区红极一时的民乐形式,江南丝竹已经渐渐变味成“旅游音乐”或“乡土音乐”。

  丝竹需要大师级演奏家

  据上海民族乐团的王甫建团长介绍:“如今江南丝竹演奏的范围已经非常小了。过去很多学习丝竹的人后来都会走上两条路,一是进入专业院团,二是参加各类民间丝竹乐队。对于上海民族乐团来说,进入专业院团的丝竹演奏员很少有机会去演奏江南丝竹的代表作品,只是偶然会在大型演奏会上演奏一小段,而且他们也无法学齐所有的丝竹作品,对于艺术传承的作用不大。全国的民族乐团本来就不多,如此一来就会使得这条路越走越窄,许多音乐院校的民乐专业虽然开设了丝竹课程,但缺乏专业的老师和系统的教学手段,使得这一领域的普及并不成功;而走民间路线的那一部分人演出机会也非常有限,他们很多人都是混迹于旅游业中,为中外游客演奏。”

  王甫建坦言:“现在世界上很多民间音乐都与旅游业息息相关,江南丝竹也是如此,它的振兴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共同推动。从整体上来说,江南丝竹并不真正缺乏传人,但是要把它保护起来就需要出现大师级的人物,因为音乐中许多韵味只有技艺很高的大师才能演绎出来——就像品茶,大家都说这个茶好,但又都说不出究竟好在哪里。音乐讲的就是一种感觉,江南丝竹保留的就是这一份舒缓休闲的感觉,只有杰出的演奏家才能把这种感觉完整地表现出来。所以,江南丝竹现在需要培养的是那些杰出的艺人,为他们建造一个合适的花盆,把丝竹艺术培植在合适的土壤里,使从业者成为传承文化的主要力量。”

  缺少创新导致濒临消亡

  1987年1月,有“魔笛”之称的笛子大师陆春龄组建了上海江南丝竹协会,还举行了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这也是目前上海唯一开设江南丝竹专业考级的民间协会。这位笛子大师未曾想到,20年前他托起的“江南丝竹”如今成为了上海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85岁高龄的陆春龄还在为400岁的江南丝竹做着各种普及工作。

  历史上,江南丝竹人才辈出,近代的许多大音乐家都与它有着或深或浅的渊源,江南丝竹在无数民乐前辈和爱好者的努力下,已成为海内外一个很有影响很有群众基础的乐种。但江南丝竹的曲目始终局限于传统的“八大名曲”———《中花六》、《慢六板》、《欢乐歌》、《云庆》、《老三六》、《慢三六》、《四合如意》、《行街》便是被乐迷们称为是“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但除了这几首名曲外,江南丝竹的很多作品并不为大多数上海人所知,即便是八大名曲中的冷门曲目也是很少演奏,很多丝竹乐队宁可把港台流行歌曲改编成民乐,也不愿意翻新江南丝竹的曲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丝竹已经走到了生存或消亡的悬崖边缘。

  原创才是硬道理

  在被纳入民乐范畴之后,如何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曲目,是江南丝竹如何保有本土的文化基因并继续存在的关键。一个乐种要繁荣、兴盛,不仅要有一个形式固定并且素养良好的演奏队伍,也需要拥有广大的听众和富有特色的曲目。

  在各种类型的民乐中,江南丝竹是新创曲目较少的几个种类之一,部分新曲目也只是对老曲目的旋律翻新或是将其它地区的民族音乐嫁接到丝竹音乐中,比如来自南方的《鹧鸪飞》、《小霓裳》,现在也成为丝竹乐队经常上演的曲目。

  与同样古老的广东音乐或潮州音乐相比,江南丝竹的新曲目创作几乎止步不前,这也成为阻碍它继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任何艺术要生存就必须根据时代有所创新,丝竹应该不只是代表着那几个旋律,不是把几种乐器奏出几个调子来就能说是江南丝竹。丝竹需要的是能和时代合拍的音乐元素,现在与几十年前的时代完全不同,作曲家要在音乐里带有更多的时代信息,要让生活在现代的人能接受这种音乐,一味停留在过去的音乐是没有新的生命力的。现在最需要创作出既有丝竹特色,又能符合现代音乐特征的作品,这也是整个民乐乐坛创新的必然。

  记者手记

  丝竹之失莫成遗珠之憾

  任何音乐都需要聆听者,江南丝竹如果要继续存在首先要培养听众群,而这恰恰是最困难的。我国很多近乎绝迹的民间艺术大多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江南丝竹虽然是其中现状较好的,但也难摆脱被忽视的危险。

  曾几何时,丝竹之声在江浙一带街头巷尾处处皆闻,但如今却成为只有部分高龄专家钻研的小众音乐。拿上海来说,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昆剧有昆剧团,沪剧有沪剧团,惟独丝竹没有一个成熟的团体机制,而是被“收编”在民乐团里,成为民族音乐中一个较少演出的分支。长期与时代生活脱节,使江南丝竹从本土的文化链条中掉落出来,成为“不合时务”的音乐流派。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江南丝竹通常用于娶亲、生日、升官、进学等,而这些需要已经随着现实生活的变迁而消失,并逐渐被各种外来旋律所取代。丝竹中的迎亲曲、升官曲因此被本乡本土的居民们束之高阁。

  从起源上来说,江南丝竹本来就是一种休闲文化,它的旋律很难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所以,如果想让江南丝竹取得与如今流行乐或交响乐同样的发展前景,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毕竟任何艺术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演化、衰退,江南丝竹的逐渐消退被取代是不可避免的,现在要做的是如何把这种形式妥善保存下来,使它成为一份真正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与外来音乐相比,江南丝竹在上海难免底气不足,这在每年的音乐考级中便可见端倪:每年参加钢琴考级的学生上万,而参加江南丝竹四个门类考级的才数百人,民族音乐的整体不景气让江南丝竹落入乏人问津的窘境。江南丝竹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听众群的缩小是它迅速走向衰退的原因。要想为丝竹之声留一方天地,就必须为它搭建起一个好平台,使其成为本土文化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样才能把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珍宝串联起来。

国乐资讯推荐


艺术资讯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