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艺术资讯 > 国乐资讯 > 正文
国乐资讯
关注原生态民歌对当今中国的意义
来源:艺术评论    作者:佚名    类别:国乐资讯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近些时,我国各种媒体对原生态民歌给予较多宣传,特别是央视西部民歌大赛的举行,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刚刚开播的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也有一个专门栏目叫《民歌中国》,以日播30分钟时间,播出有关民歌的电视节目。过去媒体对中国民歌有过不少展示,像电台、电视台民族音乐节目,宣传学界对民歌收集整理和研究,各种民歌汇演,综合晚会的民歌联唱等,但过去媒体和音乐工作者多为着一种传统音乐形式的展示以及带有弘扬爱国主义的教育意识。而当今的情况,除了以上的因素之外,透露出社会公众对民歌文化更深一层的感受、发现和领悟的自发行为。特别是对那些生活中民间歌手原唱的、而不是经过所谓“民族唱法”训练的歌手演唱民歌,对所谓“原生态民歌”所表现出的偏好,反映出当前中国社会的某些大众心态和文化倾向。分析这些大众心态和文化倾向,不仅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民族口头文化遗产——民歌的更多关注,也提供了一种从民歌的角度认识中国社会的途径。

  民歌,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口传文化,口传文化的最大特征是,它必须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另一个特征是:决定它内容记忆和遗忘的,是个体的生存需要及其选择。民歌作为一种音乐与语言结合的口传文化,在唱民歌的民众生活中,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沟通的基本方式,社会关系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人们交流生产经验,积累生存智慧的主要途径。依赖于地方方言音调夸张加工的民歌音调,不仅为本土文化贴上了地域的标签,还是不同地域文化传播、交融以及生活变迁的历史写照。民歌这种口传文化,很好地反映了生命与文化的同步延续性。书写的文化可以在人们日常行为之外存在,但是口传文化必须存活在人的日常行为之中,而且人们根据生存发展的需要决定着文化价值取舍,口传文化总是逐步舍弃,或者说自然遗忘那些当地人认为对于他们的生活不是那么必需的东西。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民歌与民众生活演进的密切关系。民歌文化保留了民族生存过程最基本最精炼的信息,这些信息成为本土文明延续生长的最基本精神要素。外来文化只有融入当地人们的口传文化中,被本土人口头传承和传播,才算被本土文化所接纳,才有可能逐渐演变成本土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大多是这样进行的。民歌能够全面反映人们生活的综合信息,我们虽然不能说民歌是民族本土文化唯一的生长之根,却可以比喻说,它是民族繁衍生存之树最为主要的根茎之一。

  公众良知回苏的音乐表现

  中国古代有“惟乐不可以为伪”、“审乐知政”之说:音乐不能做假,观察音乐能够了解施政情况。我们来看当下的原生态民歌被关注,是否反映了某些社会政治的信息呢?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城市和沿海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民生活仍然相当贫穷。长期以来,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应有保护,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不仅他们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社会公平合理的分配,政治权力也被边缘化。即便在今天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情况下,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问题,政府也是应允三年内全部解决,但是如果我们换位思考:如果是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恐怕就是拖欠三个月也是不可想象的。由于社会分配给农民的社会资源长期短缺,为了基本的生存,许多地方的农民、牧民不得不牺牲自然生态,来获得生存的条件。而自然生态的破坏必然反过来危及包括城市人在内的生活。对于中国人来说,风沙、水资源污染与匮乏、气候变暖等,都使得全社会的人们不得不考虑,人们生存的相互依存性。这些社会问题都会在文化上反映出来。农民成了贫穷、落后、没有文化的代名词,不仅没有政治、经济的地位,更没有自己的文化的话语权,这些都是不容怀疑的事实。笔者之所以赘述这些人所共知的事实,是意图说明,原生态民歌所反映的生活,过去有,现在还有,而且有的地方,其生存和生态景况甚至比以前更加糟糕。对原生态民歌的展示,不仅仅是艺术表演,也是展示当下部分中国农民生活的实际状态,通过民歌吸引社会目光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过去,学者采录民歌之后,通过记谱,再加工成舞台艺术形式,让靓丽的城市歌星演出,是从艺术的角度对某种音乐形式的关注,更多聚焦在民歌美好的艺术效果方面,并不过多考虑这些民歌产生的社会基础,更不会考虑这些民间艺术同它的创造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民歌创造者的生存状态改善问题。是单一的艺术活动。但现在对于民歌的关注就不同了,例如当有的民歌采录者将采录来的民歌出售版权,牟取市场利益被媒体披露的时候,就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甚至法律诉讼。而社会舆论更多倾向本土民间方面。这说明,社会对民歌文化的关注,不再是对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考虑,而是联系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人们开始透过民歌,看到为维持全社会基本生存所付出劳动的广大农民的利益和他们的生存状态,包括关注他们的文化。特别是更进一步看到,那些没有被改变的民歌同他们没有改变的生活之间的关系。城市的人面对民歌的存在,也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文化心态:对民间文化的依恋和对农民生活状况的同情。农民在低水平的生存条件下,不仅为我们现代社会生产了优质廉价的农副产品,还创造了不留姓名的精湛不朽的艺术。如果说我们通过生态问题关注农村是处于某种城乡一体化共同利益考虑的驱使,那么,我们从留存在乡野村落的包括原生态民歌在内的各种民族传统文化中所发现的,可以说是对中华大家庭民族情感的认同,是对共同几千年文化遗产的认同,也是基于公众良知内心深处的一种回苏表现。

  传达人们对文化浮躁的厌倦

  十八世纪的初叶,在中国还没有遭受到西方军事打击之前,中国人都还一直信奉“天地人和”的中庸的世界秩序观。中国人反对为人、为事走极端的做法,认为“物极必反”。老子曾告诫我们这样的道理:牙齿掉光了,但舌头还在;大树夭折了,小草还完好;柔弱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是所谓:“上善若水”、“人而道,为而弗争”。总之,传统文化力图使人们保持对外界谦恭和对自然的敬畏。但是,中国人这种经过几千年生存智慧总结的处世观念,被野蛮傲慢的西洋人在很短时间内荡涤殆尽。从鸦片战争的军事失利,中国人兼爱天下的善良之心在饱受西方羞辱之后,中国人开始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认为必须要强大才能不受别人的欺凌,于是中国人开始被迫接受“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于是,为了这个强国雪耻的梦想,中国人一直都在以此为最高的价值取向,寻找着一切可以富国强兵的方法,包括不停地否认自己的传统思想价值观也在所不惜。因为西方的强大现实,步步紧逼,似乎是在迫使五四时期的某些志士不惜作贱自己的传统,来抬高西方文化,用以激起青年人学习西方的兴趣。一直到现在,中国人的这种急胜图强的心态,一直左右着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品质,急功近利、浮躁短视的社会情绪一直笼罩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人们虽然在感情深处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但是现实行为方式却依然倾向西方,这使得中国人一个世纪以来,在精神生活方面不得不过着“怀揣着中国心,洋装穿在身”的恍惚的日子。

  音乐,作为一种“不可为伪”的文化,一百年以来,中国人之浮躁也尽显于斯。从五四前后对中国音乐的批判,到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洋音乐的崇拜。中国音乐界似乎处处留露出要以西方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改造的强劲势态。直到当代,政府机器开动,讲西方交响乐要极力推广到大学课程中。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以及不同民族文化艺术的共享,是一件平等和自然的事情,不是拿自己的文化凌驾于他人文化之上,更不是将他人文化凌驾于自己文化之上。用他人文化硬性改造自己文化的做法,其背后是什么含义呢?表面看是发展自己的音乐文化,但是如何改进?心中的理想标准却自觉不自觉倾向于西方文化。而另一方也有希望改进自己的文化雄心,似乎也是“超越”别人的文化,似乎一种赌气式的极端民族主义文化心态在起作用。两者都违背音乐文化的之于人类生存的要旨。这种情形的产生,有历史的和民族情感的原因,但更多来自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历史内涵的无知和偏激。

  一百年以来,我们发现自己“改造”不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又“发展不了”西方文化,我们的文化认同长期悬置找不到归属的时候,随着国力强大,生存安全感的逐渐增加,作为中国人的尊严开始一点一点地寻回的时候,我们开始对那些“土不土、洋不洋”的文化有了怀疑和厌倦,开始自问:这是我们当代人独创的精神财富吗?也不由得想起了我们的爷爷奶奶的乡音,去寻找那些最容易辨认真实身份的文化特征。开始想吃农家肥种出的蔬菜,土鸡子下的鸡蛋,想到没有钢筋水泥的传统建筑的村寨,听村里的老汉唱的地地道道的民歌——渐渐去理解我们祖先的情感,学会欣赏先人

国乐资讯推荐


艺术资讯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