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艺术资讯 > 国乐资讯 > 正文
国乐资讯
曲波惊梦,涛声依旧
来源:拙风文化网    作者:佚名    类别:国乐资讯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张子谦八十五岁用五百年古琴演绎《广陵琴韵》,我已说不清听了有多少遍。但是每次听她,不仅会被那令人神往的琴声所打动,而且思绪还会随之飘回以前的故事里。

  广陵——今之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圣李白的千古绝唱,给扬州古城平添了几许妩媚。清代的康、乾年间,扬州一带的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在绘画方面出现了“扬州八怪”,音乐领域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广陵琴派”。

  广陵琴派的历史,从文献资料上追溯,在隋唐时期已初见端倪。唐代诗人李颀写道:“主人有酒对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云仙杂记”中有“李龟年至歧坨,闻琴声,断弹楚声者为扬州薛满”的记载。从派系的传承关系上看,有史可查的广陵琴派创始人为清代琴家徐常遇。其人琴艺高超,指法“深微精奥”、“极古人所未尽”(周庆云《琴史续》)。从康熙年间至今近三百年来,广陵琴派不绝如缕,已有十几代传人。

  张子谦先生1899年出生于中国江苏扬州,髫年习琴,深得广陵琴师孙少陶先生的赏识。1934年秋,他在上海结识了查阜西、彭祉卿。那时,查阜西善弹“潇湘水云”,彭祉卿善弹“渔歌”,张子谦善弹“龙翔操”,故享“查潇湘、彭渔歌、张龙翔”之美称,有“浦东三杰”之誉。1936年,在他们的倡议和其他琴人们的共同努力下,创立了至今仍然享誉海内外的“今虞琴社”。1956年,张子谦先生被上海民族乐团聘请,成为中国第一位专业古琴演奏家,并为上海音乐学院兼职教授。1987年被天津音乐学院聘请为名誉教授。先生八十年操琴不辍,是广陵琴派的杰出代表。1991年先生以93高龄辞世,今年是张老的百岁诞辰。

  这张唱片是张先生晚年的演奏录音,分别录于1981、1982、1984年,那时先生已是八十多岁。

  “龙翔操”是张老的拿手好戏,曾有不少人慕名专门向他学习此曲。据张老《操缦琐记》记载:五十年代初,由于喜此曲者众多,他就每星期在琴会亲授,因此不少人弹的“龙翔”都得到过张老的亲传。“龙翔操”的音乐跌宕起伏,节奏变化万端,没有固定的2/4、3/8等节拍可依,而是多种拍子复合出现,并贯穿始终。张老演奏的“龙翔”,正是在这种多变的、别人听来似无固定节奏的音乐中驰骋。乐曲开始的第一句,虽然只有几个音符,就表现了明显的节奏、力度以及音色的对比和变化,这是其他琴家所没有的。乐句与乐句之间、乐段与乐段之间处理得丝丝入扣,使整首乐曲听来一气呵成。传统的琴书大都认为“龙翔操”描写的昭君出塞的故事,但张老凭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则另有高论:依我的体会,她更象庄周梦蝶,有我无我,似有并无,似无却有,“与天地俱化,与太虚同体”。1984年张老写下“听弹‘龙翔’”的绝句:“抚弦动操间,龙翔去无迹。仿佛有余音,萦回绕天际。”这实际上是张老自己演奏境界的写照。

  中国的诗词、绘画、音乐等艺术无不讲求“意境”,并以之为最高的审美境界。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主观的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象相互交融,产生“画外之境”、“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琴乐最讲究“意境”,“纡会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音从意转,意先乎音,音随乎意将众妙归焉”(《溪山琴况》),所强调的是一切技术、技巧都要为音乐的意境服务。

  张老演奏的“平沙落雁”,音乐平静舒缓,如诗如画,静中有动,豁达大度。几处夸张的滑音,更是情之所至,信手弹来,使听者随之神游物外。在演奏技巧上,张老的“字字有吟猱,而吟猱不露”之主张在此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使乐曲的旋律气疏韵长,魅力无尽。

  张老的“梅花三弄”,不同于我们常听的那首“梅花三弄”。古琴音乐流派多,谱子的版本更多。张老所弹是根据清代《蕉庵琴谱》打谱的广陵派琴曲,乐曲前半部分恬静安详,后半部分动荡不安,表现梅花迎风摇曳、坚韧不拔的性格。因其泛音主题在不同音位上出现了三次,故称“三弄”。清亮剔透的泛音与张老右手略带斜势的偏峰触弦所发出的浑厚按音、散音,跳动的泛音主题和抒情的发展乐段,使音乐充满活力。虽然古琴的音量远不及其他乐器,但它可以在自己特有的音量空间内,向人们展现她极其丰富多彩的音色和音响效果,在统一中求万变。乐曲尾声处,一个远关系转调,会使您觉得耳目一新。张老曾赋诗《咏梅》:“一树梅花手自栽,冰肌玉骨绝尘埃。今年嫩蕊何时放,不听琴声不肯开”。

  以上三首琴曲是张子谦最为喜爱和得意的曲子,也最具广陵派特色。几十年来,伴随他走遍大江南北,人称“老三曲”。

  “酒狂”相传是魏晋时期文人、音乐家阮籍所作。“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神奇秘谱》1425年刊行)。音乐以6/8拍子为主,来表现醉意蹒跚之态。善弹此曲的琴人较多,张子谦的演绎不同于其他琴家的火爆和狂放,而是于平稳老到、不愠不火中见精神。第二句第五拍的音处理得略低,更使人叫绝。

  《广陵琴韵》中共收了十一首琴曲,其中包括四首琴箫合奏。人们可以通过张子谦的演奏,去体味正宗的广陵琴韵“浑然天成,跌宕飘逸”的艺术风格。

  录这张唱片,张子谦用的是明代古琴,名为“惊涛”。此琴是张子谦1948年连同其他七张琴,花了三千大洋,一起在上海购得。经张先生等琴家鉴定,“惊涛”第一。此琴为仲尼式(孔子所用琴之式样)通体细蛇腹断纹(历经百年,琴面出现变化,呈现出象蛇腹一样的纹,叫蛇腹断),“音清亮透润”具有金石之声。三准(低、中、高三个音区)俱佳,按音、泛音、散音音韵悠长。背面肩项间刻有狂草“惊涛”二字,龙池旁以行书刻《蝶恋花》词一首:石床操缦孤桐,细认蛇纹断,宫羽弦商,五百年来古趣长。曲弹流水,便有涛声惊梦起,剪取松波,凉意丛丛拂指多。池下行书刻:此琴曾藏丹徒刘铁云家,龙池无款,识测其断纹,五百年前也,为谱小令以美之。庚申八月梦坡居士记。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惊涛”琴制于明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文中所提刘铁云又是何许人也?此人名刘鄂,字铁云,别属洪都百炼生(1857-1909),江苏丹徒人。是中国近代小说家。其代表作《老残游记》为晚清影响很大的谴责小说之一。题记之人周梦坡,名庆云(1864-1933),是近代名副其实的儒商。经营盐业,诗、书、画、金石无一不精,深谙古琴,收藏甚富。著有《琴史补》、《琴史续》,由于其资料可靠、详实丰富而成为继北宋年间朱长文的《琴史》一书之后,于此领域内的又一扛鼎之作。由此看来,“惊涛”确为珍品,并为名家收藏。更为有幸的是,由于张子谦的拥有,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名琴、名收藏、名家、名曲、不俗的录制和高雅的装帧,成为这张《广陵琴韵》的特色。张子谦离开我们已有八年了。他的音乐仍然在流传,“涛声”永远依旧。

国乐资讯推荐


艺术资讯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