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建筑园林 > 正文
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
来源:中华五千年    作者:佚名    类别:建筑园林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大成时期,此时期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多与离宫相结合,建于郊外,少数设在城内的规模也都很宏大。其总体布局有的是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有的则是靠人工开凿兴建,其建筑宏伟浑厚、色彩丰富、豪华富丽。

明、清的园林艺术水平比以前有了提高,文学艺术成了园林艺术的组成部分,所建之园处处有画景,处处有画意。

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明末吴江人计成所著的《园冶》一书,这一著作是明代江南一带造园艺术的总结。该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园林中的空间处理、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设计、树木花草的配置等许多具体的艺术手法。书中所提“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主张和造园手法,为我国的造园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元、明、清三代皆建都北京,从元朝的元大都到后来易名北京,明清两代它又是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西郊,自然条件比较好,经几代修建,成了园林胜地。

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代表作是西苑和太液池。至明朝天顺年间,北海与中海、南海连在一起,总称西苑,共同组成北京城内最大的风景区。现在的北海共有七十多万平方米,其水面占了—半以上,视野比较开阔。立于水面南部的琼华岛,是三海的重点,以它那高耸的白塔,玲珑的山石和各种园林建筑组成了一个整体。

北海的整个布局以白塔山为中心,形成湖中有山的四面景观。白塔山是扩大北海时挖土堆山而成的。山高仅32.6米,周长973米,白塔高35.9米,据说当时是从北宋汴梁劫掠来大量的太湖石,并仿宋朝营建艮岳的意境和某些形式,叠山植树。白塔山不高,但有峰石奇秀,林壑之美。如从白塔山顶俯瞰,春天繁花似锦,杨柳依依;夏日,北海水面上莲叶一片,荷花映日;秋来,枫叶等树木的色彩绚丽多彩;冬天,整个北海成了一片雪海,湖山银装素裹,使人耳目清新。

在总体布局上,东、南两面有石桥与岸边有机地联系在—起,更与东面的景山、故宫互相辉映。借景山、故宫于北海,构成了一幅景色壮丽的园林画面。正如明朝人游记中所说:“东望山峰倒蘸于太液波光之中,黛色岚光,可悒可掬”。

如今,当你站在北海的西岸向东望去,远借景山五亭,倒映水中,暗影浮动,为北海大为增色。白塔山之北,临水有双层的游廊,东起倚睛楼,西至分凉阁,共六十楹,中部有漪澜堂、道宁斋二阁,从上层两侧之廊折下,是一组节奏韵律极好的独特建筑。在此处看山时,山坡上点缀假山,亭阁错叠,洞室相通,高下曲折。北瞰碧波,视野开阔。这种远眺近览借景等手法,正是我国园林艺术中优秀传统手法的运用。

清朝,尤其在乾隆年间,除重修增建琼华岛半月城、智珠殿以外,又在北海的东岸建画舫斋等,在北海的北岸修建静心斋、天王殿、琉璃阁、万佛楼等。其中静心斋是北海园的园中之园,而小园之中又用小的几组院落和山石树木组成多变的空间,堆石叠山的奇巧和空间层次的多变,实为佳构。

明清宫苑,特别是清朝的园林,除继承了历代苑园的特点外,又有新的发展。它的特点是使用上的多功能,如听政、看戏、居住、休息、游园、读书、受贺、祈祷、念佛以及观赏和狩猎,栽植奇花异木等,如在著名的圆明园中,连做买卖的商业市街之景也设在其中,直可以说是包罗了帝王的全部活动。

还有一个特点是建造的数量大,特别是清朝,园林艺术装饰豪华、建筑尺度大、庄严,园林的布局多为园中有园。在有山有水的园林总体布局中,非常注重园林建筑起控制和主体作用,也注重景点的题名,形成清代山水园林与建筑宫苑的明显特点。这种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如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以及故宫中的乾隆御花园,还有众多的私家园林。

康熙统一中国后,成为清代的全盛时期,他修建禁中三海,又建静明园、畅春园、万春园和热河避暑山庄等。乾隆登位后,效法康熙,此人能书善画,又喜欢游览风景名胜和园林。他曾六下江南,所见江南一些好的风景和园林建筑的重要景观,都仿制建造在宫苑中。他大兴园林工程,几乎把所有清代的离宫别苑都加以改建修饰。

康熙在位六十年,期间修建圆明园的工程一直未停过,后又雍、乾、嘉、道、咸五朝,一百五十年的经营,建成了我国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世界园林史上奇迹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清代帝王还广收古今中外珍贵文物藏于园中,使风光绚丽的园林,同时成为宏伟壮丽的博物院。

乾隆在《圆明园图咏》后记中,曾得意地写道:“规模之宏敞,丘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观止……。到过圆明园的一位法国天主教士,曾称赞圆明园为“万园之园’。

可惜这座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杰作,宏伟壮丽的圆明园,世界上最豪华的瑰丽宫苑,却在咸丰十年(1860年)十月,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略者攻进北京,闯进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抢劫。尔后,又在1860年的10月18日清晨,英国的一个骑兵加强团进园纵火,全园顿成火海,火势三日不止。在短时间内,这个应用了无数的工匠、人力修建而成的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圆明园,被焚掠殆尽。宏伟美丽的园林,已经变成灰烬,它不仅是损失了园中所藏中国历代珍传的文物和各种金器珠宝,更重要的是毁坏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明园,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和创伤,这在人类文化史上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也深为世界人土所婉惜。

圆明园的兴起到被英法帝国主义毁坏,从园林建设这一个侧面也是清朝的兴亡史。显然清政府也想修复它,但始终未能如愿,这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穷民穷有关。

清朝皇家园林的另一代表作,是位于北京西郊10公里处的颐和园,颐和园是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明代有西湖之称,曾在此建园静寺。清乾隆时期,在此挖湖堆土于湖东岸成为东堤,以此蓄湖水,改名万寿山、昆明湖。在国静寺旧地建大报恩延寿寺,又置亭、台、楼、阁、轩、榭之后,易名清漪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被毁。光绪十四年(公元1887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重修之后,改名颐和园。这座占地290公顷的大型天然山水四林是中国最后的一座皇家园林,慈禧太后曾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因此颐和园具有“宫”和“苑”的双重功能。

现存皇家园林最大的是避暑山庄,清初这里还只是帝王狩猎途中的一座行官。由于这一带地区峰奇水美,气候宜人,又离京城较近,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起,开始营建大型离宫别馆。至乾隆年间,在山峦连绵起伏,松林苍郁的自然山地,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宫苑。

为修建皇家宫苑,无论是康熙还是乾隆,他们都遍访名胜,看到名园美景,便命人记下,回京后即在园内仿造。他们曾游遍江南的无锡、苏州、杭州、嘉兴、扬州、镇江等地,被江南私家园林艺术中那种极为高超的艺术手法所吸引。

在宫宛园林中,许多造景皆模仿江南山水,吸取江南园林的特点。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是模仿无锡寄畅园;后湖的苏州街,是模仿苏州江南水乡风光;昆明湖上西堤六桥,是模仿杭州西湖苏堤六桥;承德避暑山庄的小金山,则是模仿镇江金山寺的金山亭;避暑山庄的烟雨楼是模仿嘉兴南湖的烟雨楼;文津阁是仿宁波天一阁等。圆明园中的许多景点与题名也多直接套用苏抗的园林景观题名,如“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狮子林”等等。众多的景与题名,也都与江南著名园林艺术的景与题名对得上号,多处模仿江南园林的设计构思,或具体的布局手法。

不管是专供以宴为主的内苑北海,还是以清代皇帝“避喧听政”、“避暑还凉”的圆明园、热河避暑山庄、颐和园等,都有帝王受理朝政的宫殿以及朝署值衙,作为大臣视事的功能作用。以上类型的园林,我们都统称它为皇家园林。皇家园林的艺术特点也就在于:存山淡冶如笑,宜游;厚山青翠欲滴,宜观;秋山明净汝妆,宜登;冬山惨淡好睡,宜居。

几百年间,北京除修建过规模宏大的帝王宫苑外,还兴建了大量的宅园。明清时期,城市宅园发展较快,其中著名的私家园林有五十余处,清朝时期有一百多处。如有名的北京恭王府邸园,至今还保存得比较完整。又因为它有“大观园”之疑,更引起人们的重视。

恭王府是府邸与宅园相结合的园林建筑。府邸部分由三组气魄雄伟的宫殿式建筑组成,而从府邸进入园林部分,是一道恰如缩小了的城关,把府邸与园子分割开来,这在我国的园林设计布局中是非常罕见的。它把城墙的门洞作为入后花园的园门,在城门洞拱卷的上面,有花岗石一块,上刻“榆关”二字,点出了与一般园林入口的不同,城墙上还保存着完整的城垛口。

府邸在城墙之南,园邸在城墙之北,城墙东西向布置。城墙南北两侧皆叠置以青石为主的假山,攀登假山,即可登上城墙。假山低处,城墙显露,假山高处,又可俯视城墙,假山与城墙浑为一体,处理得非常得体自然。

站在“榆关”之顶,只见东端竖有非常显眼的青石一块,上刻“翠云岭”三字。妙在这“翠”字上,点出了恭王府邸园城市山林的意境。北部园景轩谢隐约,竹影扶疏,林木参差,葱笼荫郁,正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好去处。

从“榆关”下行,沿着山涧小径,石级时而上下蜿蜒,时而有平台过渡。到了山下的北部,回头望去,那假山簇拥着城墙,象马蹄形一样兜抱全园。以青石为主叠成的假山,使人有山石峥嵘,群峰耸翠,刚劲挺拔之感。前行,穿过“青云片”洞门,迎面有一块五米多高的太湖石峰,上刻“福来峰”三字,也有人称为飞来峰,此石既有嶂景的作用,也有景观的作用。

在这奇峰异石之东,有青石假山对峙。在青石假山东面有方井一口,据说汲水顺石槽可流至“流杯亭”内。这

上一篇:江苏无锡蠡园
下一篇:皇家园林综述
建筑园林推荐


综合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