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文化万象 > 正文
权力庇护之下的“文化繁荣”
来源:华商报    作者:李铁    类别:文化万象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近日,京剧艺术大师梅葆玖做客访谈时呼吁:要关注传统艺术的传承,不能向外国文化投降。京剧的传承,“就是文化政策的问题,关键还得上头支持,上头推动。观众有没有,主要看你推动得怎么样。”“媒体应在重点时段播出京剧。”

梅先生的这番言论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摔跤比赛的一幕,院子里的小朋友赛摔跤,本来是守规则的公平竞争,也就图一乐子,却有一小儿技不如人,屡摔屡败,猴急之下操起棍子帮忙,立马招来众人的一阵嘘声,都顿时觉得无趣而散去,留下那家伙一个人拖棍子呆在原地。在大家看来,一操棍子,就表示他已经败了,已经彻底投降。

说到文化政策,对于一个现代政治国家而言,普遍奉行罗尔斯所说的“政治中立性”原则,现代国家在面临多元文化与信仰共存问题的时候,政府公权力应保持中立,将对生活方式、对文化、对信仰的选择交给个人自由选择,各种文化在社会领域进行开放的自由竞争。

而且,文化史也反复证明,没有公权力介入的自由开放的竞争,才是文化繁荣的关键。就拿京剧来说吧,当年京剧兴起和繁荣的关键可不是上头支持,也不怕向谁投降。清朝“徽班”的迅速崛起,恰恰在于徽班流动性强,善于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在艺术上得以迅速提高。清末徽班进京后,更是大量吸收了昆曲、汉剧、京腔、秦腔等剧种的成就,同时又受到北京的语言、风俗等地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才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那时候的京剧,可没有什么谁向谁投降的文化观念,只有“有容乃大”的胸怀。

京剧没什么人看了,就想到向政府要政策保护,梅先生说:“就是文化政策的问题,关键还得上头支持,上头推动。观众有没有,主要看你推动得怎么样。”“媒体应在重点时段播出京剧。”这很像咱们的一些企业,产品卖不动了,就怪销售不得力,伸手想要点特权,寄希望于政府采购,不是“找市场”,而是“找市长”。

文化事业求助公权力的干预与支持,固然可以获得一时的特权和繁荣,但政治干预与文化繁荣却是天然的一对冤家,权力庇护之下的表面繁荣,另一面是对艺术和文化的深层伤害,对艺术发展而言,绝非幸事。

梅先生一定比我等更清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剧受到的“上头支持,上头推动”是最多的,从“戏曲改进委员会”对一系列传统剧目禁止演出或进行修改,到革命样板戏,京剧到底是兴盛了,还是与艺术渐行渐远了,历史跟明镜似的。

文化侵略这样的概念确实吓人,但别忘了,真正的文化侵略,都是必须借助公权力才能进行的。如果这个市场是公平开放的,是自由竞争的,谁盛了谁衰了,那不叫文化侵略,那叫新陈代谢。社会生活总是在变的,有的传统文化艺术不那么受欢迎了,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梅先生也知道,戏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表演手法和许多剧种,也在竞争中被淘汰了。当然,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政府保护的,但我想京剧现在还不属于这个范畴。(李铁《时代周报》主笔)

文化万象推荐


综合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