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自在人生 > 妙语禅思 > 正文
染污识与清净智(图文)
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网    作者:佚名    类别:妙语禅思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懂得放下.jpg

       他心智,即是他心通;自心智,即是自心通。这里的“他”也好,“自”也好,都是世间具识有情。因此虽然名为智,但都具有世间染污的特征。与此不同,见道之后的圣者所具有的,就不再是染污的识,而是清净的智。净智可以照染识,染识无法了净智。凡夫的他心通,是以凡夫的染污识了别他人的染污识。清净智被无知所覆盖,即为染污识,就像是染布一样。染布之前,布没有颜色,是清净智。染了颜色,就变成染污识,然后以有颜色的布去接触其它事物,其它事物也会被染上同样的颜色。

《唯识二十论》一开始便立宗:唯识无境。但当他心通以他识为所缘境时,这个所缘境能否认为是“无境”?这是外小对论主的最后问难。论主的回答是:“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大意是说,具有他心智的有情虽能够做到以他人之心识为所缘境,但所缘的境界亦非实,这就像是以自己的心识为所缘境一样。这与以佛净智所现观的境界远不相同。 那么如何来理解外小提出的这个驳难呢?我们先回顾一下《唯识二十论》刚开始的一段话:“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瞖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先从比喻开始看起:“内识生时似外境现,如有眩瞖见发蝇等,此中都无少分实义。”其中的“此中都无少分实义”,这里都无少分实义指的是发蝇呢?还是也包括眩瞖?发蝇的无实是比较明显的,那么眩瞖是不是实呢?实际上之所以有发蝇,还是因为有眩瞖,两者是同时存在的。如果觉察到发蝇没有了,那么也就意味着眩瞖没有了,那就是健康的人。也就是说,发蝇和眩瞖看似二,实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在这里,眩瞖是带有疾病的眼睛,比喻凡夫认识外境,是用染污的识;当眩瞖去除眼睛恢复健康之后,比喻佛认识外境是用清净的智。 了解了这个比喻,再往前看。“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说心意兼心所,唯遮外境,不遣相应。”这里说的心,只是遮外境。发蝇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眼睛生了病。也就是说,是病眼看到了发蝇。发蝇不实,病眼是实吗?首先你不能认为它实在,因为病可以去除。其次你又不能认为它不实在,因为健康的眼与患病的眼并不是两个东西。凡夫的心识也是这个特点。首先你不能认为它是实在的,就像疾病可以去除一样,染污的识也可以去除,有情到了圣者位就没有了识。其次你又不能认为它是不实在的。因为圣者清净智的成就,并不是离开染污识而完成。如果没有染污识,也就谈不上清净智,就像没有疾病,也谈不上健康一样。健康的定义是:疾病消除的状态;疾病的定义是:健康远离的状态。换句话说,健康的眼睛是清净智,生病的眼睛是染污识。眼睛是体。体被染污,就是识,从识而生种种幻象。现在拿药来医治,染污的成分又去掉了,清净的自体自然彰显。 净化染污成分的过程,就是转识成智的过程。识是了别,智是觉照。转识成智,便是转凡夫虚妄颠倒的了别,为圣者如实无误的觉照。既然识可以转成智,那么智会不会又变成识呢?一般来说,健康的人,还有生病的可能。那是因为病根未除,看似健康,还有复发的可能性。如果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那么生病的可能性就没有了。清净智,就是金刚不坏身,把识产生的根源给铲除了。这个根源便是我执,包括人我执和法我执。 整个《唯识二十论》的内容,前面都一直在破外小所认为的发蝇的实。到了最后,开始论证产生发蝇的眩翳是不是实。现在我们知道了,眩翳是眼睛的病态,也就是说识是心的染污态,而智是心的清净态。要想转识成智,也就是要去除心的染污成分,那么清净的智自然显现。这个去除的过程,就是用“知”来对治“无知”的过程,或者说用“明”来对治“无明”的过程。因为我们学者现在还处于凡夫了别的状态,还没有到达无分别的境界,所以还需要安立识和智的名言。实际上,我们不能执著染污识为实有,同样不能执著清净智为实有。因为这清净智本来就是染污识的消灭位,不过假名安立为清净智的名言而已。当清净智显现的时候,也就是能取所取分别断除的状态:没有能取的心,也没有所取的境。一体两面的东西相互依存:一亡俱亡,一生俱生。 圣者见道时,是能所的暂时伏灭位,这个时候证得无分别的根本智。无分别,也就是没有能所的状态。若是行菩萨道,并不是完全破除了人无我,再去破法无我,那个时候早就入二乘了。第六识的分别我执和第七识的俱生我执,既包括人我执,也包括法我执。见道的时候,即是破除了第六识的人我执和法我执。见道之后,则主要是在破第七识相应的俱生我执,包括俱生的人我执以及俱生的法我执。到了八地,破除了俱生的人我执,但尚为完全清净俱生的法我执。烦恼已净,宿业未了,这个时候已是能所双亡自然现行的状态。所以八地之前还是有功用行,八地之后就是无用功行了,这个时候不再造轮回的业,而只是消轮回的业。这个时候对生命流转的主体第八识来说,处于善恶业果位,又叫异熟识。八地之前,还有能取所取,也就是说见道之后,还会造轮回的业,但不会造堕落三恶道的业,八地之后,便不会造轮回的业了。
妙语禅思推荐


自在人生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