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构筑中华人的精神桥梁" | www.3cwm.com Publish.v.3.0
尚思传统文化网
  • 1
  • 2
  • 3
  • 4
  • 5
您当前的位置:尚思传统文化网 > 文化万象 > 正文
商务印书馆正筹备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佚名    类别:文化万象    采编:尚思传统文化网




  对于为何要推出这套中国现代学术丛书,常绍民说:“为中国现代学术争一份自尊。”

  常绍民的书包中,总放着几本发黄的书,将它们摊在桌子上,常绍民啧啧叹息着:“放现在,你还找得到这样的书吗?”那是商务印书馆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学术书籍,有的纸张都已发黄变脆了。

  “看看,那时的书都是谁在编?”随便翻开其中一本书的扉页,胡适、吴宓、陈寅恪、黄侃、顾颉刚、周作人……大师们的名字用小号字排了整整半页。这是一个时代智慧的结晶,然而却与我们相隔如此遥远。

  在中国出版史上,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一个传奇,被陈原先生推为“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达到过的精神世界”。可是,同时代的中国学人在做什么?他们的贡献又该如何展现?难道他们的努力将永远沉埋在故纸堆里?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全部丛书将由300多种著作组成,以全面梳理百年中国学人的思想成果。

  将发黄的旧著们一一对齐摆好,负责该项目的常绍民先生这样总结自己工作的意义:“为中国现代学术争一份自尊。”

  近十多年学术名著出得太乱

  晨报:这些学术名著很多都已绝版多年,商务印书馆如何想到去发掘整理它们的?

  常绍民:当年有个“两千本计划”,即翻译与国内原创各出版一千种,该计划没能最终完成,但商务印书馆积极参与其中,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做着相关工作,并推出了“商务文丛”,这个文丛做得很认真,至少一半的书能入选《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在这个的基础上,我们感到有必要系统整理一下中国现代学术成果。

  晨报:现代学术方面的丛书,国内已有许多,《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的价值何在?

  常绍民:近十多年来,这方面的丛书是出了不少,像《民国丛书》、《中国文库》、《现代学术文库》等,但规模化不够,最多出个几十种,受市场等因素制约,出版社很难持续出版,著作选择上也比较杂,相比之下,《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更庞大也更严谨,全部收入著作将达300多种,并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参与论证,像这样相对完整的出版计划,目前还没有看到。

  有钱没钱都要做好这套丛书

  晨报:像这样的学术性出版,市场能否接受?

  常绍民:我们不考虑市场的问题,这与我们出版特点有关,商务印书馆有着百余年学术出版的传统,自1897年创始以来,一直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宗旨,致力于现代知识传播的工作,这已形成了我们的品牌。相比于学术出版,我们面向市场的出版反而不盈利,所以我们坚持学术为主。

  晨报:不考虑市场回报,是否与《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得到了国家出版资金支持有关?

  常绍民:资金支持的事我们没考虑过,有资金能干更多的事,没资金也要把这套丛书出好。毕竟从现代学术出版的角度看,商务印书馆的资源最充足,上世纪80年代前的学术名著中,至少一半在商务首版,此后比例略有减少,但至少也占三分之一。在中国现代学术建立过程中,商务印书馆起了很大作用,很多开山之作、扛鼎之作,如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钱穆的《先秦诸子系年》等,都是商务印书馆首版的。在今天,我们有义务将这些成果整理出来,呈现给读者们。

  我们传统学术根基差一些

  晨报:既然是系统梳理中国现代学术成果,那么,从整体的角度看,中国现代学术的成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常绍民:过于偏重文史哲,其他方面成果不多。中国现代学术是在“西学”的冲击下成长起来的,初期从标准到方法都在模仿人家,当年的大学教材中,90%的内容源自欧美、日本,直到上世纪30年代起,中国学者才开始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在“西学”框架中,我们很难找到能和世界一流学者比肩的人物,只好在文史哲等传统领域中寻找发展空间,有一些独到的成果。在《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70%会是文史哲方面的著作,相比之下,在心理学、经济、法律等学科,我们传统学术根基差一些,可选入著作将非常少。

  晨报:既然从世界学术的角度看,中国现代学术只起到了“拾遗补阙”的作用,那么出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的意义何在?

  常绍民:这是没办法的事,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也出现过同样的问题,经济发展了,但学术、文化未能同步发展,那么,如何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呢?而日本的情况和中国又不太相同,日本是全盘“西化”,中国则固有文化的根基比较深,在接受“西学”方面不像日本那么坚决,我们走的是一条将“西学”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积累。我们这套丛书不仅展现了过去一代学者们的努力,更是未来学人创造的基础。

  文化和学术是民族的灵魂

  晨报:是否会考虑加入海外华人的学术著作?

  常绍民:当然会选入一些,但我们会设一个考察期,即30年,一本学术著作的价值如何,需要时间来衡量,30年内出版的著作,时间还太短,基本不予考虑。我是学历史的,单从史学发展的状况看,台湾学者的成果就更大一些,对此我们不能忽略。当然,有的海外学者的政治观点和我们不太一样,但只要著作经得起时间考验,我们就会尽量考虑进来。

  晨报:今天读者对学术关注甚少,做这样浩大的出版工程,是否有吃力不讨好的感觉?

  常绍民:正如江蓝生老师说的那样,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文化、学术是最容易受冲击、被轻视、被扭曲的。但如果轻视文化、忽略学术,一个民族就没了灵魂,就断了精神的根,也就不会有尊严和长久的发展。

  陈辉/文

文化万象推荐


综合推荐
尚思传统文化网
[www.3cwm.com]
投稿,意见及建议,合作事项请联系QQ:527923561
本站法律顾问机构:海诚律师事务所
手机扫描二维码,也可浏览哦